让每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是茂名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永恒主题

广东检察
+订阅

茂名市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工作走过了五年多历程。五年多以来,茂名未检工作不断发展完善,在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之路拾级而上,在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PART 01

特殊办理,有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使用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办案方式。在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茂名市检察机关通过成立专门办公室、组建专业团队、建设专门场所、采取专业方式等去开展未检工作,给予未成年人专业化的特殊检察保护。”茂名市未检办负责人介绍道。

2016年,全市检察机关陆续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未检办”),配备专门办案团队和专门办案场所(两级检察院设立了具有讯问询问、心理辅导、帮教、法治教育等功能的专门办案场所),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刑事检察案件,并承担检察机关监督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职责。后来,未检办受案范围逐步发展完善,由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拓展到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监督。2020年最高检印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提出,自2021年起,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整合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实现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这意味着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业务由未检部门集中办理。

为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未检办执行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特殊程序和特殊制度,全面落实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法律监督、犯罪预防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并探索完善了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法律援助、亲情会见、附条件不起诉、分案起诉、犯罪记录封存、心理干预等一系列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制度,大大提高了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效果。

自未检办成立以来,茂名市检察机关选用一批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干警专门从事未检工作,未检队伍由最初的18人发展成33人。这些年,茂名市检察机关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未检工作者,未检工作也得到党委、人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如2017年度“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被评为茂名市法治惠民实事工程,茂名市“法治进校园”活动、未成年人关爱救助活动、异地帮教、“未检+心理”的帮教模式等多项工作被写进《广东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茂名市检察院仲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电白区检察院杨文春、高州市检察院钟颖琴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茂南区检察院王剑丽荣获第二届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称号。

PART 02

整合资源奋力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力量

茂南区检察院在办理一宗故意杀人案件时,发现5岁的小杰目击了血腥的凶杀经过。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案件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茂南区检察院及时启动“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特殊保护机制,邀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心理学博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副教授李旭在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功能室对小杰进行心理测试、面询评估和心理辅导,帮助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必须加强各方力量的配合。茂名市检察机关充分认识到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重要性,积极引入心理咨询师、社工的社会力量,组织协作团市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和对未成年人施予救助,以实现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无缝衔接。

为做好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茂名市检察机关利用爱心企业、学校、社区服务站等建立起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共建立了6个企业观护基地、7个学校观护基地和18个社区观护基地,作为对采取非羁押措施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帮教矫治、技能培训的考察场所。目前,茂名市检察机关形成“检察+学校+企业+心理+社工+社区+家庭”七位一体的帮教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协作,加强完善异地协作机制,让罪错未成年人的帮教和回归社会之路跨越山海。

PART 03

惩治结合,努力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信宜市检察院组织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法律常识考试。

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是大学生。2021年初,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委托电白区检察院对处于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期的小兴(化名)进行异地帮教。小兴正值高三关键时期,但因犯罪一事,小兴在帮教期间情绪低落,认为自己的一生已经没有任何希望,被动接受检察官的帮教及学校的教学,且不听父母管教。电白区检察院通过每月的心理辅导、开展亲职教育等方式激发小兴的学习兴趣,缓和了其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在考验期结束前,小兴考上了理想大学。

“开展未检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司法理念的转变,以往是以案办案、案结事了,未检工作是案结事不了、功夫在案外,要下功夫关注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和健康成长而及时给予综合保护。”未检工作者感慨。

未检不以实现惩罚为首要目的,而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再犯、帮教未成年人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宽容不纵容,严管厚爱,把帮教贯穿于办案始终,努力教育、感化、挽救每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时,转变司法理念,使“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21年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捕不诉率分别是45.83%和26.55%,较2020年分别上升了16.11%和6.17%。在对严重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戒、保持司法警示的同时,对未成年人涉嫌的轻微犯罪,依法从宽。2017年至今,对182名涉罪未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7人考上了大学,无一人再犯。

PART 04

温情护航,全力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茂名市检察机关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积极运用从业禁止令、督促监护令、支持起诉等手段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2017年以来,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911人。同时,尽力对未成年人提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复学就业等多元化救助,2017年以来共为89名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16.4821万元。

最近生活怎样?身体情况怎样?学校学习是否遇到困难,学习成绩怎样?案发地点道路隐患整改的怎样……平塘镇司法救助对象未成年被害人张某某的近况一直让信宜市检察院的领导和未检检察官牵挂着。

2018年,张某某在上学路上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右腿。信宜市检察院及时对张某某开展司法救助和心理辅导,并经常开展回访,对张某某的生活、教育给予长期关注和帮助。另外,致使张某某受伤的案件发生后,信宜市检察院通过实地勘察、走访群众、调查证据、查阅大量资料等,发现案发路段不符合安全标准,随后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及时对该路段进行整改。半个月后,该路段得到整改,安全性大大提高。

2021年6月18日,信宜市检察院前任检察长容慧辉、现任检察长江祖雄和办案检察官一同回访未成年被害人张某某,细致了解张某某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康复等情况,对张某某进行了心理疏导,鼓励她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困难,让她相信检察机关永远会是其坚实的后盾。

未成年人被侵害后,身心会受到极大伤害,更需要专业的保护和关爱。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探索适用特殊办案程序,推行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制度,避免因询问方式不当或反复询问给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设置环境温馨的家居式办案区,缓解未成年被害人的紧张情绪。

PART 05

法治宣传,致力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电白区检察院检察官模拟喜羊羊与灰太狼表演“校园欺凌”情景剧。

2016年10月20日,一抹检察蓝出现在茂名市第十五中学北校区,300多名师生聆听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课。这是“法治进校园”广东省巡讲活动的首站,也是茂名市“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序幕。至今,茂名市两级检察院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600余场次。目前,茂名市两级检察院包括领导在内的142名检察官带头兼任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开讲法治课。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成人化趋势,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漠,既缺乏对法治的敬畏和遵守,也不懂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为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法治知识,除了“法治进校园”活动外,茂名市检察机关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和流量。如茂名市检察院推出检察官卡通形象“铭铭”“蔚蔚”,用于普法宣传。电白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在电白中学举办“法律护航 放飞梦想”的法治文艺晚会,增添普法趣味性。茂南区检察院联合茂南区教育局举办“防范校园暴力及欺凌”青少年儿童手抄报创作大赛,收到三千多份投稿,青少年们纷纷在画纸上表达了对防范校园欺凌的想法。

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社会工程,茂名市检察机关的普法对象范围在不断延伸,将家长、老师、基层干部三大群体纳入法治教育的范围。如茂名市检察院在好心书院组织开展面向家长的“好心茂名检察官以案说法”系列法治宣讲活动;信宜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组织“信宜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联合市妇联为全市19个乡镇(街道)的7000余名基层干部开展“关爱女童 护苗成长”专题培训。

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宣讲,茂名市检察机关紧跟时代的步伐,走上了云端。在未检办成立之初,茂名市检察院就创办“茂名未检”微信公众号,发布青少年感兴趣的普法作品,搭建起与青少年沟通联络的网络平台。为了使普法更贴近青少年,茂名市两级检察院全力打造了4部微电影,例如茂名市检察院《改变》、信宜市检察院《守护梦想》,将真实案例搬上银幕,使普法宣传更加可视可触可感。茂名市检察院设立“检爱法治课堂”,在全省率先搭建与教育专线链接平台,检察干警可以通过该平台以直播或者录播的方式对在校青少年开展法治宣讲。立足防疫大局,茂名市检察院在2020年初精心录制的法治教育视频经在茂名教育网络平台投放,变成了学生们宅家必备良课,覆盖全市1610所中小学,受到广泛好评,正义网、检察日报等媒体对此次课程进行了专门报道。

*化州市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以案普法

PART 06

助推落实,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

*茂南区检察院联合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针对校园周边商铺存在有毒有害食品和玩具情况开展现场督导。

茂名市检察机关立足未成年人检察职能,助推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主体依法履职尽责,把未成年人保护的各项法律规定落到实处。

2018年10月,最高检就校园性侵问题向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高检建﹝2018﹞1号,简称“一号检察建议”)。为了抓好抓实“一号检察建议”,茂名市检察机关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配合,持续到幼儿园、中小学校调研督导落实,督促学校完善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教职员工与学生交往规范等机制,建立性侵害预防、报告、处置工作机制,实现对性侵害、性骚扰学生的零容忍。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茂名市检察机关根据在办案中发现的性侵治理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如茂南区检察院向茂南区教育局发出了将性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围以及规范旅馆接待未成年人的检察建议。电白区检察院就酒吧、网吧的管理和整治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

健全未成年人维权联络机制。在检察机关12309检察服务网上开通“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与团市委会签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与团市委、妇联建立起依托“12335和12338维权热线”为平台的线索报送机制;落实《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及时干预、有效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重温茂名未检的成长历程,是含辛茹苦,也是硕果累累。过往为序,继往开来。展望未来,茂名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加强联动合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为每一个孩子能够向阳而生贡献检察力量。

2021年12月24日《茂名日报》

来源:茂名检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