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启动会暨北京市海淀区推广中心授牌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共享大厅隆重举行,公布首批10家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入选单位,东莞市文化馆榜上有名。
创新弘扬中国民族音乐
本次活动由中央民族乐团、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实施。首批10家入选单位全部参会,其中8家单位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所在地文化馆。启动会在东莞市文化馆设分会场,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副馆长刘影、培训部主任方舟及东莞民族乐团团长沈静、首席陈婷参加了会议。
据介绍,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的建设,是加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的创新举措,是推动文化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部署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民族音乐,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与中央民族乐团达成战略合作,立足各自职能,以全国各级文化馆(站)为主要阵地,联合共建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普及、创新。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发展中心联合中央民族乐团拟订并印发了《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管理办法》。经各省市申报,发展中心和中央民族乐团共遴选了10家入选单位。
注重地方特色品牌培育与建设成果的转化
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表示,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普及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加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与管理的创新举措,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对全国将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下一步,希望各入选单位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严谨的遴选与动态评议工作机制,注重地方特色品牌培育与建设成果的转化服务。各入选单位要配齐配强专业的队伍和设施,要注重成效,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广中心要为各地定制推出系列民族音乐高端人才培训班,邀请国家级艺术家授课,内容涵盖乐队指挥、民乐表演、乐器演奏、剧场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等课程,同时将提供各地优秀青年人才到中央民族乐团挂职锻炼的机会,参与艺术采风、志愿服务等活动。各入选单位积极做好当地优秀人才的遴选、推荐、使用等相关工作,打造中国民族音乐人才库。
同时,入选单位要对接各地高质量惠民演出需求,推广中心统筹中央民族乐团国家级演出团队,赴各地开展2-3场民族音乐惠民演出。有条件的入选单位可协调将惠民演出列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和政府采购清单,予以重点保障。结合地方民族音乐特色资源,协调中央民族乐团相关艺术家为各入选单位所在地量身创排、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具有国家级水准的主题性民族音乐会。
东莞将推广中心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据东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市文化馆能入选首批10家单位,是东莞市文化馆继获得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基地和中国文化馆协会摄影专业委员会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的新平台,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发展中心和中央民族乐团对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成效、特别在民族音乐传承、普及、创新工作方面的充分肯定。
启动会后,东莞市文化馆就东莞推广心的工作做了工作部署,将推广中心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盘活资源,结合“走进艺术”和“名家课堂”的品牌推进当地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惠民演出”精品采购项目,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创排一台高质量的民族音乐会,做实做强民族音乐的普及推广,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据了解,东莞民间的民乐基础较好,市民自发组建的民乐团队众多,老中青三代团队都不乏优秀的人才。全市各镇街小学对民乐团队的建设投入很大,来自东莞学校的各团队是全省中小学器乐比赛中的获奖大户。
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东莞市文化馆每三年举办一届市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为全市音乐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和审阅的平台,许多优秀的民乐团队和演奏者因此而崭露头角。从2008年起,东莞市文化馆还不定期地举办民乐类“名家课堂”讲座,邀请国内著名的民族音乐专家学者为东莞民乐骨干、爱好者分享民乐发展的前沿视角,切实提升东莞民族乐艺术的整体水平。
2013年,东莞市文化馆整合、聚拢全市的民乐资源,在文化、教育系统选拔骨干,组建了能起到引领作用、带动东莞民乐交流发展的东莞民族乐团。该团致力于国乐的传承与推广,曾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多次受邀参与省市重大活动。东莞民族乐团多次代表东莞参加大型赛事,曾在2016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上获3金1银,其中包括团体青年组唯一金奖;同年12月,东莞民族乐团演奏的《春到田间》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首届广东民歌民乐大赛,获民乐组金奖;2017年乐团演奏的《归航》参加东莞市第二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获金奖,同年参加广东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花会获音乐类银奖。2020年乐团演奏的《莞香花开》参加东莞市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获金奖、演员奖。
【记者】李玲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