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以“我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为校园增添无限活力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幸福感、家长获得感、教师成就感。
抓住“双减”着力点,打造高效课堂。立足学情,聚焦核心素养,着力打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乐见的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全面推行新课改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实行多年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全方位推行新课改教学模式,以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不断提高课改的实效。如学生一一对应的学习帮扶、检查、督促等精细化安排,保证了学习小组的高效运作。二是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扎实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网络培训方式对全体教师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让教师学通学透希沃白板、粤教翔云等教学软件操作,大幅提高教学效率。目前,该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平台全覆盖,其中智慧课堂教室6间,配备平板电脑供学生上课使用,全体教师均能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三是不断提长教学质量。配备足够的常规教务人员及完善学科组、备课组,配备专门3名专职教研员,负责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参加集体备课、推门听课评课等方式,推动学校的课改工作,促进实现高效课堂。
盯住“双减”关键点,实施五项管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紧紧依托五项管理,把“双减”工作做细、做实、做活:一是着力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的总量,要求教师结合授课内容需要,依据上级统一征订教的教辅资料,认真挑选适合学生的练习内容进行作业布置,保证学生作业不超量;减轻重复累赘的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学生作业之前,认真审视学生的各种习题及教辅资料,对于同题型、同类型的作业,不重复布置;减掉布置超纲超难、学生力不能及的作业,要求教师不能布置学生能力还不能完成的作业。二是着力加强睡眠管理。规范上下课时间,建立学生按时就寝制度,改善学生睡眠环境,加强学生睡眠监测和管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三是着力加强手机管理。制定专门的手机管理工作方案,以杜绝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出现,以减少手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和引导,制定学生手机不能进校园的学校规定,对学生违规使用手机情况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对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进行收缴并通知家长领回保管。四是着力加强读物管理。借力“阅古今,读未来”读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读物管理;定期举办“校长推荐好书”活动,为学生推荐阅读《论语》、《红星照耀中国》等名著,提出“读经典,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的阅读口号激励学生参与;结合语文教材推荐学生阅读的篇目,每周提供一节的语文课用于名著阅读,以增加学生的名著阅读量;结合学生实际,每学年为学生开出一张包含有70本国学经典的读书清单,并在校园内开辟读书清单专栏,让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爱的书本来阅读,积极营造爱阅读的校园文化氛围。五是着力加强体质管理。除了按上级要求开足体育课程外,还通过大课间活动、晨练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体质锻炼。在大课间安排了《感恩的心》、《中国人》等手语操训练和眼保健操训练,晨练则安排中考体育项目或学生体能测试项目等训练。此外,该校还定期组织开展校园足球赛、排球赛、拔河等比赛项目。形式多样又趣味十足的体育运动,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体育锻炼,锻造健康体魄。
把住“双减”突破点,做好课后服务。以提供优质课后服务、培养学生发展特长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创客室、电子书法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课后服务必需的功能室场,添置了多媒体教学具、钢琴等教学设备;结合学生兴趣,在下午5:10至6:00、晚上7:00至8:30等时段,开设了国学、科创、美术、书法、钢琴、围棋等13个兴趣社团课后辅导班。此外,开创性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课后服务工作中,对学生积极开展例如党史学习兴趣班、党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历史素养。(通讯员:邓颖、董天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