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将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 的空间格局,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并持续加强优质品牌学校在金沙洲、广州南站等重点交界地区的资源投放和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佛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明显提升,全域同城化实现新跨越,继续在全国同城化实践中走在最前列,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作为广州都市圈主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极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实现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全域1小时通达。
广佛全域同城化空间格局图。
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立足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现状和最新要求,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推动城镇空间、 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 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区”即南北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引领区。沿两市197公里南北边界线,高水平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包括“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先导区和“荔湾—南海”“白云—南海”“花都—三水”“南沙— 顺德”等四个试验区片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三轴”即东西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为自西向东串联佛山禅城、南海,广州荔湾、白云、越秀、海珠、天河、黄埔。该轴线为两市行政中心、商务中心所在地,聚集了优质的生产要素资源,是传统的同城化主阵地。
南部新兴发展轴的基本走向为佛山三龙湾(包括南海、顺德)—番禺、南沙。该轴线坐拥亚洲最大的高铁站——广州南站,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与港澳深等大湾区中心城市1小时互达,在集聚高端要素方面条件得天独厚。
北部绿色发展轴的基本走向则为三水—花都—从化—增城。 该轴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城乡融合一体,同时具备一定的制造业基础。该轴线将着力构建广佛北部生态屏障。
“一环”为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动发展环。通过串联南沙港、南沙站、鱼珠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广州北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和南沙自贸片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空港经济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新城、佛山副中心等重大发展平台,构成枢纽和平台互为支撑、资源和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动发展环。
建立广佛人口基础信息共享机制
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提到,将增强佛山与广州华南公路主枢纽的联系,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道路网络,实现两市从“主动脉” 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和无缝对接。
同时,深化城市道路对接,重点打通“断头路”和拓宽“瓶颈路”,预留两市规划道路过江通道,加快实施广佛大桥系统工程、沉香大桥等项目,改善金沙洲地区等广佛重点交界区域与中心城区的通勤。
人员管理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加强人口协同服务管理。建立广佛人口基础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流动人口IC卡互认互通。
适应“广佛候鸟”规模扩大趋势,充分考虑其工作生活需求,创新完善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机制,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针对广佛两地人员的生活需求,将积极引入省属和高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广佛两地举办基础教育学校。统筹广佛交界地区中小学资源布局,持续加强优质品牌学校在金沙洲、广州南站等重点交界地区的资源投放和设施建设。
同时,深化医疗服务政策对接,扩大广佛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按省统一部署逐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异地门诊即时结算合作。深化两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实现预约挂号互通。
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
为共促资源共享的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广州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以及佛山制造业发达、创新需求巨大的互补优势,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有效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在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方面,要高标准建设广州“一区三城”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 识城、广州科学城)和佛山“一区一园一城”(佛山国家高新 区、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依托广州南站片区、荔湾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区、东沙片区及佛山三龙湾科 技城,共建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打造更利于广佛创新资 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和生态圈层。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支持自贸区、全创区和自创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在合作专区落地实施。
产业方面,重点共建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强强联合,深入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特色鲜明、协同互动、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联动发展格局。到2025年,广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汽车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黄舒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