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区教育局提醒!家长选择校外培训时要注意......

广州从化发布
+订阅

今年7月,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政策的落地落细。为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区教育局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做精做细做实有关工作。

12月17日,区教育局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用时,注意防范风险,做到“五必须”“三不要”。

“五必须”

一必须选择正规机构,认真查看其是否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同时持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等证照(一般张贴在营业厅显著位置);

二必须留意培训时间,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广大学生家长切勿购买上述时间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课程;

三必须将预缴费存入监管账户,区教育局审批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已设立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广大学生家长必须将预缴费存入监管账户中,切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费,以确保资金安全;

四必须认真阅读合同,务必要求签署合同,认真、完整研读所有合同条款,逐字逐句审阅确认。尽量选用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五必须妥善保管单据,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务必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据等资料(电子合同务必及时、完整保留截图),以作为维权凭据。

“三不要”

一不要听信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在核查资质、缴纳费用时,务必亲力亲为、仔细甄别、眼见为实,切勿轻易听信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广告标语等;

二不要贪图优惠、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每科超60课时的培训费用。如有机构超期收费,请务必更换其他收费合规的培训机构,并向区教育局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投诉举报该机构,其中,区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投诉电话020-87941892;

三不要向处于筹设期的校外培训机构缴纳任何费用。

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事实上,从化区一直坚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今年4月已组织全区停止新设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做好存量摸查。

6月,按照市教育局部署,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示书》发放至从化区各校外培训机构,要求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严肃对待,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办学,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7月,从化区召开校外培训机构座谈会,摸查暑期预收费情况,宣传“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内容,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全面从严规范各类机构的培训行为。

在校外培训机构开始大幅度整改、减负的同时,从化区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在确保“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从化区特别关注学校和老师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作业的科学设计,做好家校的沟通,让孩子在校内既能完成作业,又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而根据教育部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的要求(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区教育局围绕“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的工作要求,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工作。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减”作为建设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化将会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科学组织,积极推动“双减”取得实效,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童年的幸福!


文字:黄利谊

图片:李晓彤

编辑:谢艺诗

初审:王瑞君

审核:邓展聪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