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能记得2020年的自己是怎么说话的吗?
文 | 赵垠垠
编辑 | 林意欣
2021即将接近尾声,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评选活动引发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据《语言文字周报》评选结果,“emo”、“yyds(永远的神)”、“卷”等词语,成功当选2021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
不得不说,这一结果实属意料之中。要是这些词都落选了,那也真的是太卷了,网友肯定一整个大emo了,毕竟这些黑话真是yyds。
图源:川观新闻
在过去的一年中,emo、yyds、绝绝子这些词像炸弹一样,轰炸了我们的日常表达。
你还能记得2020年的自己是怎么说话的吗?不说emo、yyds、绝绝子,你还能好好表达自己吗?如果此刻的你抓耳挠腮,欢迎加入“文字失语者”联盟。
“文字失语者”一词首现于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据小组介绍,文字失语者泛指那些逐渐忘记如何组织文字逻辑、无法清楚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的人。
不夸张地说,文字失语症正在网络世界蔓延,日渐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现代病”。据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数据,2000多位受访者中,高达76.5%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正变得越来越贫乏”。
文字失语者症状
文字失语症一般有哪些症状?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是文字失语者呢?
据“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组员们的反馈,他们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常见症状:
1、“如何描述xxx?”——言语卡脖子
在小组内,最常见的求助帖莫过于不知道用什么词汇、语言去形容某些情境或状态。
“我喜欢某个人,但是这个暗恋的个中滋味该怎么说呢?”
“这个景色实在是美了。怎么描述这种意境呢?”
……
总之,明明有很强烈的表达欲,但张口就是“帅”、“美”、好看”,怎么也说不出具体的细节。文字失语者们表示:我太难了,太头秃了。
2、万事皆可“绝绝子”——同质化表达
另一类文字失语者则因为过分依赖一些短平快的词汇而陷入了同质化表达的困境。
“这个草莓太好吃了,真的是绝绝子。”
“这个明星长得太好看了,绝绝子。”
“他的现场真的很绝啊!”
……
总之,万物皆可绝绝子。一旦离开了这些热词,他们仿佛就说不出话了。
3、“你在说what”——多语种混乱模式
随着学习英语等各国外语的逐渐兴起,外语与母语之间的相互拉扯影响了很多人的汉语表达。这一类文字失语者通常面临语序混乱、语法错乱、词汇匮乏等表达困境。比如组内很多朋友反馈:
“写英语论文多了之后,写中文会用很多定语的长句子……我都是写完一长段然后发现没有标点符号,再回头改成短句……”
“学俄语的,怎么说呢,有时候想表达一个东西,只是有这个想法,却不知道用语言怎么表达出来。说一句话也喜欢把话说得越来越长,丝毫不在意语序(俄语里语序不重要)。”
“学的语言越多越混乱,中文的词汇和表达也越弱。”
文字失语,是坏事么?
在进一步讨论文字失语的好坏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达局限性。
早在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那个年代,科学家们就发现在他们描述实验的时候,常常会受限于语言。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感知能力并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科学理论是主观经验向客观解释转换的结果,每个人的经验、概念认知不同,最终就很有可能导致科学语言的差异性、模糊性。
当然,现代互联网时代的文字失语,早就超出了语言本身局限性的范畴。
许多人认为,文字失语是一种语言能力的退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议题,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字失语,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Lens此前发起了一个有关此话题的讨论,其中一部分网友认为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不必过分夸大。yyds、绝绝子、emo等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这些词汇简洁明了,仅一两个词语就能让对方迅速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当你说yyds的时候,其他人能瞬间明白“哦,xxx很厉害”;而当你的朋友吐露说:“我emo了。”你就会下意识地安慰ta、鼓励ta。
同一语境下,这样的交流不仅有效,更是高效。
同时,在社交场合使用这些流行语能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创造一种非正式沟通的氛围,让对方产生“同频感”、“亲近感”。听上去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下,缩写词、短词具有互联网式的娱乐色彩和短平快特征,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
然而,“文字失语”的背后也暗藏着思维惰性这一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徐默凡曾在受访于《文汇报》时说过:“语言表达内涵与外延成反比,词义越模糊、越简单,其使用范围就越大。”
这是网络语言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但模糊、简单的语义背后,实则是表达者的思维惰性。例如,当我们在夸奖一个人yyds的时候,到底是哪里厉害?是能力突出还是性格优秀?当我们嘴巴快速蹦出这个词时,我们觉得自己想表达的语义已经被完美传达,没有必要再继续深入思考其中的细节。
久而久之,思维就会变得懒惰。终有一天,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要细究时却发现:怎么就想不出其他的表达方式了呢?
如何复健?
对大部分有表达困扰的文字失语者来说,多多练习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方法一:多阅读
南京大学文学教授周宪曾表示:“阅读与思考密不可分,文字的理解就是努力通过抽象的能指来理解其后的所指,把握文字的复杂意义,眼睛在页面黑色字体间有序地扫视,不断地在头脑中转换成特定的意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建立事物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表达时准确提取这些词汇。
豆瓣小组内阅读分享
方法二:多写作、多发言
改善文字失语,首先需要摆脱对短平快的网络语言、表情包的重度依赖。例如,当你想要表达某些情绪时,尽量让自己用完整的句子、精准的词汇来进行描述,用长文字来替代那些脱口而出的“yyds”们。
豆瓣小组内开展写作练习
最后,想测测自己有没有患上文字失语症?要不要做一些题目试试呢?快接招吧!
1. 找出五个emo的近义词。
2.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脱单了,你想对ta说什么?
3. 写一段跨年文案(总结2021,期许2022)。
期待你的回答~!
参考: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49121.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8806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0342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4528826/
http://www.news.cn/mrdx/2021-09/01/c_1310161286.ht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