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药”怎么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据报道,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超过半数罹患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于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阶梯化治疗科学管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在骨关节炎患者的整体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患者需要短期或者长期的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物、关节腔注射药物、缓解症状类药物、抗焦虑药物、中成药等。

✦✦

01

外用药物

骨关节炎患者推荐使用局部外用药作为疼痛的一线治疗,主要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酮洛芬凝胶、双氯芬酸钠乳膏、吲哚美辛巴布膏等;还有其他镇痛作用的药物,如外用辣椒贴。这些外用药物作用于局部,经皮肤渗透发挥作用,具有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一般一日1-2次,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反应,如局部皮肤红热、瘙痒等,当皮肤有伤口、破损、皮疹或局部有感染时不应使用。

✦✦

02

口服药物

对于疼痛症状持续存在或中重度疼痛的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口服镇痛药物、延缓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1.口服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目前控制骨关节炎相关症状口服药的首选药物,它可以起到抗炎、镇痛、缓解局部骨赘刺激引起的炎症症状,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洛索洛芬、依托度酸、美洛昔康、艾瑞昔布、依托考昔等。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等;严重者可有消化道溃疡、出血,但一般常规剂量、短期使用并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注意不要空腹服药,也不建议喝酒,与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联用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2.延缓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有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软骨素、维生素D等。

双醋瑞因是在桂皮属植物中发现的具有天然抗炎属性的蒽醌类生药物,具有抗炎、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长期慢性疼痛骨关节炎患者可使用双醋瑞因,本品起效慢,一般治疗2-4周显效,有研究发现其镇痛效果与非甾体抗炎药相当,饭后服药可提高其吸收率。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排便频繁等,偶尔会导致尿液颜色变黄。

氨基葡萄糖可补充内源性软骨成分,促进滑膜合成透明质酸等作用,分为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相较而言,硫酸氨基葡萄糖胃肠道刺激更小,更易吸收。但临床研究表明,其对关节疼痛或功能缓解的效果并不比安慰剂好,其临床疗效尚存在争议。因此国内诊疗指南不推荐氨基葡萄糖或软骨素作为骨关节炎常规治疗药物。

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现有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于骨关节炎疼痛治疗效果小,也没有明显的用药益处,因此也不推荐其作为常规治疗药物。

3.抗焦虑药对于长期、慢性、顽固性全身广泛性疼痛或伴有抑郁的骨关节炎患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此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增加中枢神经的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功能。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口干、心悸、眩晕等。

✦✦

03

其他药物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方法是侵入性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因此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内进行。此外,其他治疗包括局部外用和口服中成药、针灸等,可能改善关节炎患者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可酌情使用。

供稿:临床药学室  庞佩珊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