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术大获成功
中西医结合+骨髓移植团队+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保驾护航
2021年6月,身患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黄先生(化名)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病科顺利完成全相合异基因(姐供弟 B+供B+)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后至今已半年有余,黄先生每月复查白血病均是完全缓解状态,心、肺、肝、肾等各项指标一切正常,这意味着黄先生的移植手术大获成功!
▲黄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案例回顾
面对门诊检查结果,患者不敢相信
自2020年7月起,家住蓬江区的黄先生发现自己面色越来越差,同时体力大不如前,偶尔还有头晕发作,正直壮年的黄先生一开始没有在意,但是体力、胃口等其他方面逐渐变坏……
黄先生的妻子分外担心其身体状况,在她的强烈建议下黄先生于当年9月来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病科就诊,接诊的范佳鑫医生立即安排其进行门诊查血常规化验检查,结果提示:黄先生的白细胞总数1.15*10^9/L,粒细胞总数0.5 *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总数25 *10^9/L,检查指标均不在正常范围,根据结果范医生初步考虑黄先生为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不能排除,建议其立即住院治疗。
▲血常规化验单
面对这样的检查结果,黄先生不太相信,于是到江门市某三甲医院重新复核血常规,结果依然同前……
确认“元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朋友的建议下,黄先生回到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病科住院,准备接受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住院后,范佳鑫医生随即安排黄先生完成骨髓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随着骨髓化验结果的回报,原来让黄先生面色差、胃口差、体力差的罪魁祸首正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医生为患者行骨髓穿刺术
启动特色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2020年9月黄先生开始进行第一疗程VDLCP化疗,但是黄先生的白血病属于高危型的白血病,第一疗程下来黄先生体内的血癌细胞没有任何反应,反而精神更差、胃口更差……
在郭坤元教授、李达教授的指导下,血液病科主任吴建伟为黄先生制定了靶向药物(CD20单抗)联合标准化疗(VDLCP)+中医中药的综合化疗方案。
吴建伟主任介绍,中医特色、中西医优势互补等综合疗法治疗介入血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癌前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劳(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证(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恶核(淋巴瘤)治疗都有特别明显的优势,病人一般接受中药治疗方案后的反应和效果都很明显,患者也很满意。
正如医生所料,经过以上方案,黄先生在第二疗程化疗和中医介入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体力恢复了,睡眠也变好了,血癌细胞被完全消灭,复查骨髓达到安全缓解状态。
▲郭坤元教授组织病例讨论
亲姐姐配型相合 制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黄先生后续经过3程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化疗,精神状态、身体指标等各方面恢复正常。血液病科团队考虑到黄先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高危类型的白血病,根据国际相关指南,建议高危型白血病的黄先生进行骨髓移植。
幸运的是,黄先生有一个同胞全相合(HLA 10/10)的亲姐姐,经过骨髓配型后,科室主任吴建伟带领医生范佳鑫、李元明、黄建栩、李东玲组成移植团队,为黄先生制定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黄先生的姐姐采集骨髓
▲黄先生回输骨髓干细胞
骨髓移植团队+MDT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和移植者保驾护航
黄先生的姐姐今年刚刚60岁,国内对于移植供者的选择基本为18-60岁,幸好黄大姐平常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能配合本次骨髓和外周干细胞的采集。
如何保护年过六旬的供者的生命安全?
如何进一步清除残留的血癌细胞制定预处理方案?
如何减少女供男产生的排斥反应等问题,都成为本次移植的重点与难点!
▲黄建栩医师移植仓内为患者检查
▲吴建伟主任指导日常诊疗工作
▲骨髓移植成功的黄先生从移植仓转出普通病房
▲李达教授中医查房
▲吴建伟主任移植病房内为患者检查了解病情
在血液病科骨髓移植团队以及MDT多学科病例讨论的保驾护航下,黄先生于2021年5月进行全相合异基因(姐供弟 B+供B+)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于同年6月身体恢复,平安出院。
▲黄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后续……
如今,黄先生移植至今已半年有余,他已平稳度过了90天移植排斥期,没有发生严重的大排斥反应,每月定期到院复查骨髓情况显示白血病症状已完全缓解,心、肺、肝、肾等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文章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