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盛大启幕

湾创
+订阅

2021年12月28日,随着象征科技创新的烈烈火炬被“点燃”,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盛大启幕。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乘着“双创”的熊熊火焰,走进了第十年。十是完满,是极点;十又是新起点,是新征程。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十周年“纪念”,这场全国最高规格双创赛事的全国总决赛走进广州,点燃创新激情,点亮创业梦想。

科技部火炬中心总工程师许栋明、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广州高新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孙学伟、广州市黄埔区副区长徐丹、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小企业金融部)副总经理彭科、科技部火炬中心金融处处长陈伟、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局长陈伟权,以及参赛企业代表、行业龙头企业家,来自行业技术领域及创投机构的10位线下评委、知名投资人、金融机构代表等线下参与。活动通过线上图片、视频进行直播,引发广泛关注。

打造科技双创服务平台

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强自立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十四五,科技创新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双创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行动和举措。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科技创新 成就大业”为主题,着力强化科技企业的创新和科技创业融通,推动形成创新创业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自2012年以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累计吸引参赛企业和团队超过24万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创新科技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强化金融支持科技企业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探索建立一个‘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发展机制。大赛坚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机制的作用,致力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创新赋能。”科技部火炬中心总工程师许栋明在致辞中表示。

大赛致力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等社会资本为企业创新赋能。目前累计的投资已超过数百亿元,选拔和培育的一批参赛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创业明星。

今年第十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参赛企业超过了3万家,经过全国37个省级地方赛区的选拔和推荐,约1500家企业入围了全国赛。一批优质参赛项目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直面卡脖子技术瓶颈,不断引发创新潜力和创业的活力。

从十月中旬开始,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陆续在杭州、武汉、洛阳、广州举办了4场全国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评选出近600家优秀企业和晋级全国总决赛的企业。全国总决赛50强从330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优中选优,是在各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的佼佼者。

“科技部火炬中心将以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双创服务平台。火炬中心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携手,让创新火炬更好地普惠大众、普惠社会,更好服务于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许栋明说道。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之源

近年来,省科技厅按照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始终聚焦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自2017年起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已实现“四连冠”,各类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广东省自2013年首次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来,带动了2万多家企业参加大赛,其中2000多家企业获得省奖;先后有近1000家企业代表广东登上全国行业总决赛舞台,500多家企业获得国奖。今年全省共有7517家企业报名参赛,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报名总数超过五分之一,进一步凸显了广东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我们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东创新资源优渥、创新政策丰厚的优势,和广州市、广州高新区一道,全力为参赛项目做好宣传、对接和服务工作,同时借助大赛平台,争取更多的创新项目和企业能够落地广东,进一步浓厚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之源,为广东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说道。

“创新沃土”广州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选择广州,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在开幕式上表示,广州探索并遵循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

当前,快步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广州,正行进在切换发展动力的关键拐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更多领域实现领跑、并跑有利于掌握发展主动权。广州积极践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入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布局新一代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健康医疗、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经济等9大专项,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广州是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沃土”,经过多年发展,汇聚了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三年累计数居全国第一,一大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竞相涌现,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广州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免申即享’等联动创新机制,为企业‘减负’;同时配套复合化资金支持、多元化增值服务等创新举措,为企业“赋能”。大力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说道。

2021年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报名企业数达2667家,占广东赛区报名数近60%,连续7年占比超50%,位居全省第一,再创历史新高。本届大赛在沿用“以赛代评”社会化评选机制,探索实施“以投代评”“差额奖补”等创新机制,增设科技服务机构(企业)专业赛和孵化载体“以赛促评”等,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为就业创业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加强大赛平台与科技金融支持深度融合,累计促成银行、投资机构为千余家大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超过210亿元,股权投资超过100亿元。

“东道主”举高新区之力助大赛出新出彩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千江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广州市黄埔区副区长徐丹在致辞中说道,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国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是广大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者勇攀高峰的竞技舞台、追逐梦想的荣誉殿堂。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广州高新区先后承办了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鼓励支持区内超千家企业参赛角逐,先后涌现出奇点医药、康威生物等一批决赛优胜企业,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充分展示了以赛促创、以赛促研的积极意义。

在新发展阶段,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以持续深化营商改革为支撑,增创深化改革开放战略新优势,助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佳绩不断。“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国赛和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高新区接连举办,为高新区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宝贵的展示窗口和重要的合作平台。诚挚邀请海内外有识之士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共谋发展。”徐丹说道。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覆盖全国37个地方赛区,报名企业超过3万家。开幕式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50家各行业全国赛优胜企业正式开展为期两天的比赛。其中,生物医药行业的广州喜鹊医药有限公司、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广州兰泰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市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广州企业登上总决赛的舞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