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的作用大着呢!可养、可燥、可润

广东中医药
+订阅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过,“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如今,这个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民以食为天,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人口中有65%以水稻为主食,而作为水稻最终加工产物的大米,在中国人的饮食中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米的意义,在于它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使得人们满足基本的饱食需求,养活了祖祖辈辈的华夏儿女,仔细算来中国人与大米朝夕相伴的岁月已有数千年之久了。

大米可以养人,自不待言。中医人怎样看待大米呢?今天小编请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教授给大家讲讲米饭的功效。

《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米饭的燥湿与滋润功效又从何而来呢?这两者的功效看起来可是相反的啊。

其实它们是源于米饭的不同层面。先说源于底层的锅巴。

锅巴

锅巴是健脾的好东西。为什么这么说?

中医粉们都知道,脾五行属土。为什么?

先看看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再看看脾胃的功能:接受、容纳食物,再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化生气血。这与土的特性相类。

据万事万物均可分阴阳的观念,土自然也可分为阴土与阳土。

如何分?

按照脏、腑的整体特点来分:

其中,五脏的功能特点主要是化生与贮存精气,偏于存守,所以属阴;

六腑的功能特点是受盛与传化水谷,偏于传动,所以属阳。

落实到脾胃上,脾属脏,故为阴土;胃属腑,故为阳土。

阴土,即潮湿低洼的土。土要化生万物,就要干湿适中,所以阴土的特性是喜燥恶湿。

换成医学表达就是:脾与阴土特性一致,对湿特别敏感,也特别畏怕。又因湿性类水,为阴邪,所以湿就容易伤脾阳。

既然如此,则脾不单喜燥,也喜温。

我们再看看,万物多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藏,就是自然界的阳气都藏于地下,所以地面寒冷,此时万物凋零。

从春分到夏天,再到秋分,阳气多在地面,此时就是万物生长与结实时段,即:暖土才能生万物。

换言之,脾也是得暖才能运化食物、化生水谷精微。

好了,我们再看看,锅巴具有什么特性?

首先,锅巴是温的。

倒推个二十年,在没有电饭锅之前,我们多用瓦锅煮饭,饭堂则多用铁锅,这两种锅,都容易焖出有锅巴的饭,尽管不是每餐都有锅巴,但是几餐之中大概会有一次饭是带锅巴的,这时我们吃的这餐饭,其实是温性的,这种饭是暖脾的。

现在少了锅巴的饭,最多是平性。

既然脾喜欢温,现在吃的没锅巴的饭等于脾少了一个温暖来源,日积月累,就非暖土,生化之力自然就减弱了。

其次,锅巴是燥的,脾的特性是喜燥而恶湿,所以,它与脾之性最为相投。湿去则脾运复健。

再有,锅巴带焦香味。

在五味之中,腥喜归肺、臊喜归肝、焦喜归心、香喜归脾、腐喜归肾。

锅巴的微焦味可助心阳,心阳尤如太阳,阳光普照,可暖脾土,正应了益火可补土的意象。

香味入脾,应是生活常识之一,我们一闻到真正的饭菜香,食欲就自然而生。

从中药的角度看,芳香可以化湿。

这样归纳下来,具温、香、燥特点的锅巴,就有健脾燥湿,消食化滞之效,这不就是专为脾而设的吗?

但现在的饭呢?

现在日常要吃到带锅巴的饭已经不容易了,所以我现在到外面吃饭,还是较钟情于带锅巴的煲仔饭。

当然,好东西也没有必要天天或餐餐吃。

说明一下,这里说的锅巴,是煮饭时自然焖出来的微焦色黄而带香味的锅巴。不是焦黑带苦,或者饭烧糊了的锅巴。

现在制成零食的锅巴,有些失之自然,似乎也过于干燥了点,不属上品。而带油性的锅巴就更不是上品了。

下来,我们再说说源于米饭上层,可滋润人的米汤。

米汤

米汤就是用上等米做干饭或熬稀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米油。如果是大锅饭中熬出的,且达到一定粘稠程度的效果就更好。

米汤中有稻米中约2/3的营养物质以及90%的人体必须营养元素。

上个世纪有段时间,广东兴起过煲“白粥”饮食热,这些“白粥”并非一般的白米粥,而是慢火熬大米粥,在熬煮过程中不断添加米浆,这样,粥汤浓酽,米油成分充分溢出,是体虚者的补身佳品。

于中医,它是味甘,性平,质润之品,功能益气,养阴、润燥。清代名医王士雄曾言:“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收奇迹。”

如果说,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喜锅巴;则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喜米汤。

如果锅巴配上米汤,一燥一润,刚好完成了脾胃燥湿相济的功能搭配。也可调和如锅巴吃多了,可能造成的上火。

经常喝米汤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有益,既营养,助消化,亦利于对脂肪的吸收。用米汤给婴儿作为辅助饮料,是比较有益的。

《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熟地,是中医常用的补血、养阴、填精之药。

这里,还可看出米汤的另一个好处,一般的滋阴药,如熟地,多滋腻而助湿,米汤却滋润,厚肠胃而不助湿。

所以,如果觉得人参贵,又害怕通常的滋阴药滋腻的人,喝米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缺少奶水吃的婴儿,奶粉加米汤,营养更丰富。民间就常说它“比豆浆、代母乳、赛参汤”。

又:上好的米汤最好用还留存胚与糊粉层的留胚米来熬制,营养保健作用才会强。若用精制大米去熬制,再经过淘洗,营养价值就会降低,口感也一般般。■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