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2021:见圳高质量成长,点亮新科技之光

南方日报

面朝大海,无惧风浪。  

距离2022年仅有几天,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12月27日在深圳开幕。本届高交会首次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同时举办,线下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  

从深南大道旁6个月建起的高交会展览中心起步,到如今“中国科技第一展”落地扩容后前海合作区的“中国第一大会展中心”,高交会不断书写新篇章。  

南方+ 鲁力 制图

20多年来,高交会不仅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助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中国的一面旗帜,也是重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见证了我国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转变的历史轨迹。  

引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的发展史上,有超过一半时光与高交会息息相关。  

1998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将举办了多年的“荔枝节”改为“高交会”,从此,一个城市与一个展会缔造了无数传奇,高交会甚至成为深圳人一年一度的“节日”。  

1999年启用的高交会场馆。深圳市博物馆供图

1999年启用的高交会场馆。深圳市博物馆供图

当时,深圳唯一的国展中心只有1万平方米,一年后,首届高交会在深南路边新落成的高交会展览中心举行。  

这一年,创办腾讯刚一年的马化腾带着修改了6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出现在首届高交会上,终于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21年,腾讯仅第三季度的研发开支已超过137.3亿元,创出今年单季度新高。  

早期腾讯创业团队。腾讯供图

早期腾讯创业团队。腾讯供图

同样是1999年,创立仅3年的大族激光在4平方米的半个展位上,展出了唯一一台激光打标机,结果一鸣惊人,当年现场交易额就达200多万元。如今,连续23年参展高交会的大族激光已拥有数千人的研发团队、众多项国内外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首届高交会创办时任深圳市科技局局长、高交会组委会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的李连和曾告诉记者:“最初我没有想到高交会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高交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味道越来越浓。很多企业老总都跟我说,自己是‘黄埔一期’‘黄埔二期’的,是从第一届高交会、第二届高交会渐渐走向世界的。”  

高交会举办20多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一路狂飙,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跨越式增长。  

南方+ 王玮 拍摄

南方+ 王玮 拍摄

1999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为819.79亿元。截至2020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位居全国城市前列,有8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747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与主要经济增长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超过1300亿元,占GDP比重达4.93%,位居全国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2万件,占全国的1/3,连续17年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为新时代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树立新的样板。  

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的高交会,世界的科技展。  

20多年来,无数科技“爆款”通过高交会舞台进入人们视野,逐步走入日常生活:1999年,全球第一个U盘出现;2001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LC1520面世;2005年,无人机在高交会上初露锋芒;2008年,家用清洁机器人首次在国内亮相;2012年,中国4G时代开启风一般的网速;2017年,无人驾驶技术登场……高交会技术风向标、行业风向标和创新风向标的功能不断加强。  

南方+ 鲁力 拍摄

南方+ 鲁力 拍摄

“从创立早期开始,高交会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力就是巨大的,因为它不仅是技术成果展示会,更侧重成果交易。”1999年,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参加了首届高交会,不仅收获了订单,还获得了投资。时隔22年回看,他认为高交会在全国最早做了个“示范”,很多人由此意识到高新技术成果原来可以交易,意义巨大。  

2006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曾在第八届高交会上表示,10年后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这个设想在当时还有些“大胆”,但事实上,2017年深圳的机器人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中国近年已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交会福田展区。

高交会福田展区。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开关”,是一切科创成果的源头。  

连续15年参加高交会的樊建平注意到,高交会每年都展现大量创新性产品,曾明显反映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趋势,而近年来,“从0到1”的创新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交会也反映出这种“新风向”。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届高交会汇聚创新资源,围绕“十三五”规划成果、“十四五”规划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着重展示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及高端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  

南方+ 鲁力 拍摄

南方+ 鲁力 拍摄

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本届高交会充分挖掘全球创新资源,共有39个国家参展,其中13个国家现场参展,26个国家线上参展,为推动高新技术国际化、共谋国际交流合作良策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全球科技创新注入了澎湃动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  

站在新的起点,高交会也将无惧全球冷暖,迎来科技创新的下一个春天!  

【撰文】马芳


点击进入特别报道>>  

特01

高交会“见圳”高质量成长,点亮新科技之光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深港合作三大主题亮相高交会福田展区


特02

专家和展商眼中的高交会:“从0到1”颠覆式创新是新风口

■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深圳“从0到1”的创新越来越多|高交会访谈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张克科:跳出展馆限制,打造不落幕的高交会|高交会访谈 

■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距离“全球科技第一展”并不遥远|高交会访谈 

■综开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高交会可以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关键平台|高交会访谈

■外眼看高交:“期待深圳在半导体和LED显示器方面继续引领创新”


特03

罗湖科创局局长郭桂林:为奋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贡献科技力量

盐田科创局局长曹筠:深入推进“产业兴盐”,打造东部科创新高地


特04

宝安科创局局长沈彦: 用创新力赋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

龙岗科创局局长林逸涛:优化创新生态,赋能三大核心产业崛起


特05

龙华区科创局党组书记、局长芦江: 打造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都市核心区 

坪山区科创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鸣: 以全域全链创新生态体系助力未来之城建设


特06

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局长段晓伟:以“双谷”为主轴 打造生物产业新高地

从高交会看光明科学城高新技术“含金量”,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成效初显


特07

集聚深厚资源 构建生态体系 创新引领未来,三维度解码宝安蓬勃创新力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胡佩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