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大讨论 | 从村居到机关,从干部到群众,改革再出发的共识响彻大沥!

南海大沥
+订阅

很多年后,大沥市民站在极具都市化味道的大沥街头,或许会想起2021年末几个特别的日子。

11月23日,大沥河西沿江片区,一百多台拆除工程机械齐齐开动,打响了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的第一枪,也为大沥的城市更新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士气。

12月2日,大沥在城市更新样板的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题为“赴一场城市活力之约”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率先在全区掀起思想解放大讨论热潮。

12月13日,大沥又将思想解放大讨论的舞台搬到乡村、搬到村改一线,并在12月21-24日“解锁”新形式,奔赴顺德、深圳等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行走在路上、边学边讨论。

12月25-26日,大沥再次回到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一连召开三场城乡融合发展大讨论,让“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一方水土作出应有贡献,让人生更有意义!”“提振士气,一起建设一个更有活力的新大沥!”的共识响彻大沥。

正如很多大沥人所记得的,40多年前,南海首创的“敲锣打鼓贺富”,犹如一声春雷般炸醒了人民群众,并推动南海率先挺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而在之后的发展中,大沥人将“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挥到了极致,培育了数量众多生命力旺盛的市场主体,也形成了人气旺、活力足的商贸大沥。

当土地开发强度达到发展的红线,原来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也遭遇“天花板”。一直傲娇、短暂沉寂的大沥,需要拾起“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破茧成蝶”的信心,才能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城市赛道上突破自我,建设一个不一样的活力新大沥,这需要每一位大沥人从思想观念革新开始转变。

六战告捷,激起改革再出发的冲天干劲

改革再出发,思想需先解放。对于大沥而言,“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破茧成蝶”的信心,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河西一役,便是大沥勇气和大沥信心的来源。

推动村改最大的困难,是原地块旧租约的解除,大沥镇河西沿江片区,作为南海城市中轴北延的第一站,1200多亩的改造地块,三年谈成了1000亩,剩下的200多亩,成了最难啃的骨头。

为了攻克这个“顽疾”,11月,大沥集结了所有班子领导,由镇领导挂帅、各职能部门及村居干部组成19个工作组进驻河西,负责推进河西沿江项目未解约租户的群众工作,详细解释这里未来的发展前景、耐心解读多方评估过的补偿方案,经过多番用心用情的接触,河西的“硬骨头”啃下来了,大沥铁军实现了8天清租10天开拆,而后,大沥还第一时间召开命名大会,对河西沿江片区拆除改造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甚至火线提拔两名干部、提职级5名,极大提振了大沥党员干部的士气。

大沥镇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拆除。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方智恒 摄

这也为大沥继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了“头彩”。随后,大沥铁军多面开花,势如破竹,又先后实现了沥北、雅瑶、太平、泌冲、谢边“五战”告捷……仅用22天的时间,大沥就兑现了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出的“在广佛交界处再撕出一个口子”的承诺,是用实际行动在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也为大沥的广大群众描绘出一幅更美好的发展蓝图。

连连打胜的这几场村改攻坚战,是大沥铁军“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决心和使命感、“没有困难,只有办法”的担当作为精神,以及“今晚再晚也是早,明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最好的体现,也为大沥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开了一个好头,进一步激发了大沥镇人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攻坚、总结、表彰、再出发……可以说,大沥铁军以此激发起的冲天干劲,与南海当年“敲锣打鼓贺富”的激情如出一辙。40多年前,面对“穷光荣、富可耻”的思想桎梏,南海首创的“敲锣打鼓贺富”,犹如一声春雷般炸醒了人民群众,并推动南海率先挺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大沥铁军“六战告捷”,“第七战”东秀也开局顺利,这正是以创新方法和实际成果的实践,来扎扎实实地掀起了大沥“思想再解放 改革再出发”的浪潮。

灵魂拷问,昔日标兵应如何在转型路上突围?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是大沥这个昔日标兵不得不面临的历史课题,也是事关大沥未来发展前景和江湖地位的重大课题。答好这道题,大沥还是那个在佛山32个镇街中实力非凡的大沥,答不好这道题,大沥可能就会在2013年区划调整之后的尴尬中继续沉寂。

大沥,这个昔日的标兵,将如何在转型路上实现顺利突围,这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值得大沥的每一个人深思。

站在省佛通衢的五眼桥上,往东走是千年商埠广州沙面,西行则直通佛山南海大沥,而这独特的地缘优势,造就了大沥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让一个广佛腹地的农业镇成为经济重镇,甚至也涌现了不少的“高光时刻”:在没有铝矿也没有机械的这片土地上,大沥人创造了铝材行业,并成就了“中国铝材第一镇”;在三来一补的浪潮中,成为内地内衣工业的发祥地,并成功举办中国首届(国际)内衣模特大赛,造就了“中国内衣名镇”;作为广佛黄金走廊,从烟草专业市场开始,再到摩托车市场、电器市场、布匹市场,40多个专业市场沿广佛路“开花”,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商贸名镇”。

一个个沉甸甸闪亮亮的荣誉,见证着大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集体土地上建城市”的历程,也承载着其城市形态低端、产业质量不高、发展空间受限的隐忧。

在务虚会上,大沥镇人大主席李柏添用产业空心化、区位边缘化、人口低端化这“三个化”,概括了大沥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游剑锋此前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周边路网及轨道交通的建设,大沥的区位优势已不再明显,加上疫情影响和电商的冲击,给大沥的传统商贸产业和商贸模式等都带来了巨大冲击。”

身处困境中的大沥,该如何在“螺蛳壳内做道场”?这道题,南海需要大沥找到最优解,大沥也需要自己找到最优解。

凝聚共识,从村改一线到创新前沿到闭门会议

今年12月初,大沥便率先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城市更新面对面”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

为了寻找破题思路,今年12月初,大沥便率先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城市更新面对面”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邀请了学界专家、媒体代表等一起为大沥出谋划策。

在现场的思想碰撞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袁奇峰提出,在广佛同城的重大机遇面前,大沥要坚持利用好沥桂一体、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过河的战略,分享广佛同城带来的利好。南方新闻网副总裁、南方+客户端副总裁胡智勇则认为“新大沥”要从环境、空间、产业、人才等进行突围。

大沥又借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在12月13日上午,把“思想解放大讨论”搬到了村里。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黄晴雯 摄

思想的碰撞才能更好地推动进步,但仅有专家的智慧火花还不够。为了更加真切地听到一线村民的声音,让身处改革旋涡中的村民们,在思想上实现“破冰”,大沥又借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在12月13日上午,把“思想解放大讨论”搬到了村里,让政府部门代表、社区干部和村民代表促膝而坐,共话处于广佛交界处的发展新思路。

从专家到村民,从会议室到学习路上,为了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凝聚最深刻的共识,大沥镇还在12月21-24日期间,继续“解锁”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形式,由班子成员、村居书记及机关中层骨干组成学习团,分批前往顺德龙江、北滘,南海桂城、丹灶以及深圳南山、福田等地,在行走中开展“头脑风暴”,边行走边探讨大沥未来的转型之路。

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内,学员们展开现场讨论。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黄晴雯 摄

顺德、深圳回来之后,为了将学习的成果尽快转化成奋斗的方法,解放思想一直处于“进行时”的大沥,还在12月25日-26日期间,一连召开三场城乡融合发展大讨论暨领导干部务虚会,社区书记、机关骨干、镇全体班子成员进行更深入透彻的大讨论,以统一思想,激发动力,增强斗志。

与此同时,在大沥镇华夏社区党建引领小区探索“创熟+治理”交流分享会上,社区干部、义工与居民共同探讨社区治理难题,标志着社区亦主动加入到思想解放大讨论中。

在社区书记专场务虚会上,旧村改造、专业市场升级、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问成为高频词。

大沥镇城乡融合发展大讨论暨领导干部务虚会现场。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吴志恒 摄

凤池社区党委书记陈伟津表示,要致富,先通路,大沥需要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空间,具体到凤池,将启动装饰材料市场一期的改造,拟打造集铝材研发、营销为一体的总部楼,形成专业市场升级的示范效应。这一点,也获得了沥东社区党委书记潘启业的认同,“目前大沥有46个专业市场,但市场方升级的热情不足,需要选取部分市场打造升级样板,才能逐步激发市场升级的意愿。”

从村居书记的发言中可见,城市更新和商贸转型,作为大沥未来最重要的两个课题,已经形成极广泛的共识。

坚定信心,以一往无前的精气神打造新大沥

解放思想的成果只有转化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才能真正体现思想的光芒和价值。而在上述所开展的讨论活动中,来自大沥不同层面的人,也提出了不同层面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交通建设、干部队伍、城市规划、人才资源等也是支撑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三场务虚会上的热词。大沥镇副镇长关艳娟表示,大沥想要继续一往无前,需要通过打造现代都市文化、提升教育、环境配套等设施,为大沥吸引更多人才,从而为推动大沥城市更新和商贸转型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而在大沥镇党委副书记冯惠恩看来,大沥除了需要抓好社区书记和两委干部队伍,打破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等用人壁垒外,还需要做好土地文章,把土地红利充分释放,牢牢把握市、区对大沥的规划红利。

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何春云在会上发言。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吴志恒 摄

“大沥未来发展需要不走寻常路,走出不寻常,同时还要在三个方面进行统筹。”游剑锋表示,一是统筹带领好经济社一级干部,二是统筹集体建设和经营用地,三是统筹片区连片发展,由政府退出市场主体,搭台让企业唱戏。

“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城市更新、商贸转型的主线不变,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统筹。”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何春云说道,在商贸转型上,大沥未来要努力发展都市型经济,重新擦亮千年商都的招牌。在城乡融合上,大沥要利用好后发优势,做好“水文章”,以水兴城、美城,用活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口袋公园、转角公园,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宜居大沥。

对标先进找差距,抖擞精神再出发。“为一方水土作出应有贡献,让人生更有意义!”何春云的这句话,也深深地激荡在大沥干部的心中,这是在勉励大沥的干部,也是在勉励自己。前路虽难,只要大家有足够的信心,便有无数的解决方案。问题只有被正视,才有被解决的可能。

相信在“大沥铁军”精神的加持下,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沥、充满活力的大沥,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

现场声音

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 何春云

对标先进找差距,抖擞精神再出发。大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规划设计上要体现“大格局”。在商贸转型上,大沥未来要抓住轨道交通机遇,努力发展都市型经济,实现错位发展,重新擦亮千年商都的招牌。在城乡融合上,大沥要利用好后发优势,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可做好“水文章”,以水兴城、美城,同时也可以用活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口袋公园、转角公园,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宜居大沥。

大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游剑锋

大沥未来想要不走寻常路,走出不寻常。就要立足三个方面去统筹,即统筹好各经济社;统筹集体建设和经营用地,将土地整合起来有规划地进行发展;统筹片区连片发展,探索连片统筹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上既要“经济分红”又要“生态环境分红”。

‍‍‍‍‍‍‍‍‍‍‍‍大沥创新大讨论形式,思想解放不断深入

第一轮:面对面问计专家智囊团

拉开了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

第二轮:将大讨论舞台搬到村居、村改一线

与村民话家常 共议发展之路

第三轮:行走在路上 边学边讨论

对标先进找差距, 探寻发展方法与路径

第四轮:连开三场务虚会议

思想再洗礼 思想再统一 抖擞精神再出发

第五轮:社区掀起大讨论热潮

聚焦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