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特色水果研究工作站签约仪式和揭牌仪式,在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举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分别代表双方进行了签约和揭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签约。
据了解,惠州市特色水果研究工作站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院地合作向更高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为惠州水果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种植增效提供先进农业技术保障。
我国水果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签约仪式举行之前,双方举行了座谈会。双方就惠州乃至全国水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交流。
据介绍,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拥有109万亩特色水果种植,包括荔枝、柑橘、香蕉、杨桃等,年产量近百万吨。其中,镇隆荔枝、罗浮山荔枝、龙门年桔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曾继吾表示,随着农业技术升级和消费市场变革,我国水果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品种更新、机械化种植和信息化升级等方面,新时期栽培模式正在替代传统化的耕种。“惠州水果产业在品种结构、栽培技术、品牌培育等都要进行升级。”曾继吾说。
揭牌现场。
据了解,成立惠州特色水果研究工作站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将为惠州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持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一方面,可以将优良品种引进惠州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对惠州水果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亩产效率;另一方面,工作站还将围绕惠州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咨询、规划、产业发展、销售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培育的新品种占全省60%以上。
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做大做强惠州水果产业,是推动惠州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工作站的成立,将广东省农科院的先进农业技术引入惠州,助力水果产业在新品种引种更新、节约劳力成本、绿色生态种植等方面给予更多技术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振兴惠州特色水果产业。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将密切院合作,也将推动院地合作向更高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据了解,惠州市特色水果研究工作站的成立,在于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近年来,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根据惠州当地特色水果柑橘,荔枝等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种植技术、种植品种、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进行科技指导,以及培训服务,有效提高了惠州水果产业综合竞争力。
新品种荔枝御金球“安家”惠州
签约仪式和揭牌仪式过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团队以及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一同前往惠东进行实地调研当地特色水果发展。
大家来到位于惠东县梁化镇的广信佳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调研荔枝现代化果园示范基地建设。专家们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现场指导栽培技术。
在惠东县大岭街道棠阁村,这里是广信佳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荔枝种植基地现场。在现场,一棵棵荔枝树树干粗壮,在树干上长着小小的枝条。同时,这些荔枝树干都被涂成了白色,如同一座座雕像。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在惠东荔枝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据介绍,这处荔枝种植园,在今年3月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进行了高位嫁接换种工作,抽出的新芽新叶都是荔枝新品种。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凡超告诉记者,高位嫁接换种是改造荔枝品种结构的栽培技术手段,通过对1米以上荔枝枝条进行截断,在截口处嫁接新品种。和传统嫁接方式相比,高位嫁接可以促使果树快速形成树冠,1年半之后便可实现新品种快速丰产,高效节本。
该果园负责人赖仕恩介绍,这处荔枝园嫁接了10多个品种荔枝,均为当前广东省主推荔枝品种,包括御金球、井岗红糯、仙进奉、凤山红灯笼等。赖仕恩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参加了全省荔枝联盟活动,曾经带着本地出产的桂味、糯米滋等品种荔枝来到上海和南京等地。这次经历,他才发现,自家荔枝品种在市场竞争力日渐薄弱,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荔枝成为市场销售主力,口感风味好且价格高昂。回来后,赖仕恩便开始计划换种工作,找到了广东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完成了果园全部的高位嫁接工作。专家还提供了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为果园品种调整和技术革新提供了重要保障。
赖仕恩说,惠州成立了惠州特色水果研究工作站后,将迎来更多的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对未来的惠州水果产业发展充满了希望!
来源:惠州头条
编辑:罗丽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