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和十大超级工程等你投票!

国资小新

2013年以来,“国资小新”已连续9年发起年度盘点,根据网友推荐和全年大数据分析,票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十大超级工程。

2021年,“国资小新”继续联合国资委网站、《国资报告》杂志,为大家推出国之重器、超级工程“英雄榜”,从上千个项目中各选出20个选项,请为你心中的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十大超级工程投上宝贵的一票!

2021年

中央企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成果丰硕

为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擦亮“国家名片” ,刷新“中国速度”

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候选项(20个)

01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02首款全面国产化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

2月19日,经南方电网公司5年研制、多场景验证,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伏羲”的成功研发及量产,对于国家电力能源和信息安全、工控领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

03 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3月12日1时51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传来巨大轰鸣声,耀眼火焰中,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托举试验九号卫星刺破夜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七A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海南文昌发射场年度航天发射任务的大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

04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正式交付

3月16日,由中国船舶牵头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交付活动在三亚举行。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究任务。奋斗者号在万米级海试中显示了巨大优势,舱体承载人数、水下作业能力和作业时长、科考样品的采集与布放回收作业能力和高速数字水声通信等,都表明了“奋斗者”号具备的综合性技术实力。

05 我国新型主战舰艇集中入列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经中央军委批准,这次交接入列的三型主战舰艇分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征18号艇、舷号42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舷号10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南舰、舷号31。三型主战舰艇由中国船舶建造。

06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着陆历时6个多小时,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07 世界先进水平自卸船顺利下水

5月20日,由中国船舶建造的第一艘双机双桨全电推26000吨自卸船顺利下水。该型船是为加拿大CSL公司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卸船,总长225.5米,型宽23.76米,型深14米,设计吃水8.15米,服务航速14节,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博格推进器——双鳍全电力推进系统,装配四台总功率9540千瓦变频发电机组,并采用交-直-交的配电变频控制系统驱动电动机,不仅更加节能环保,更具有低噪音,操纵性、机动性和可靠性优良的特点。此外,该型船还配置有最大5450吨/小时卸货能力的自卸系统,和全球首制最大装货能力4000吨/小时的单点装货设备,满足船舶装卸货需求。

08 全球最大火车专用运输船交付

6月8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大火车专用运输船“切诺基”号(CHEROKEE)在广州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设计建造。“切诺基”号在船型设计、火车装卸方式、火车区域布置、无人机舱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我国今后火车运输船的设计建造有着示范作用。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国内外对火车运输船的需求不断增长。据了解,该船交付后将用于美国与墨西哥港口之间的火车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海上运输能使火车减少约50%的行程,大大降低了墨西哥湾区域的物流成本和时间。

09神舟十二号载人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中,三度飞天的聂海胜、再叩苍穹的刘伯明,与首征太空的汤洪波一起,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成为入驻中国空间站的第一批主人。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阶段首飞完美收官。

10 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投用

6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千吨架桥一体机——“昆仑号”,在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铁湄洲湾跨海特大桥投用。该设备由中国铁建研制,相较于传统900吨架桥机,不仅将运载箱梁最大长度由32米延伸到40米,吨位从900吨提升至1000吨,同时系统解决了特殊工况的桥梁架设和供电协调性等问题,具有智能化程度更高,应用场景更广等特点,对未来我国高铁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技术与装备上实现了重大提升,为高铁建设再添大国重器。

11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在大气田上矗立着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由中国海油设计建造。船体总装快速搭载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底管线铺设等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投产体现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由此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2 亚洲陆上最大水平井平台华H100建成

6月25日,由中国石油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油开发示范工程——亚洲陆上最大水平井平台华H100建成。取得了亚洲水平井平台最大、单井平均水平段最长、累计水平井段最长、有效控制储量最大、缝控动用储量最大等5项历史性突破,为规模化动用页岩油储量提供了样板。华H100平台31口井投产后,预测年产量15万吨至18万吨,在地面占地30亩,在地下实际开采储层辐射面积4万多亩,与常规井相比,产油能力增加超过10倍,占地面积降六成以上。

13 我国最大通用无人机成功实现首飞

7月20日8时02分,内蒙古莫旗机场,由航空工业通飞研制的运5通用无人机轻盈接地,平稳滑回,顺利完成了空中首秀。运5通用无人机飞行可靠,低空低速性能好,有效载荷高、机舱空间容积大,可在土跑道、草地跑道、简易机场等进行短距起降,使用维护成本低、购置使用经济性好,是一款理想的大吨位多用途通用无人机,是我国在研的最大通用无人机。

14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6个月的联调联试。

15 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运河号”顺利始发

8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国产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运河号”在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北大街顺利始发。为满足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盾构隧道施工需求,中交集团为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量身打造了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运河号”盾构机由刀盘、盾体及5组台车组成,开挖直径达16.07米,整机长度145米,总重量约4500吨,创造国产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记录。“运河号”盾构机采用了国产自主研制的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可实现连续掘进4800米不换刀。

16 全球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临床试验

8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根据SARS的经验,中国生物把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作为治疗危重症和重症的药物,进入了国家诊疗方案。中国生物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的基础上,做成了特异免疫球蛋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艺验证和动物试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显著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和损伤,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开展临床研究。

17 歼-16D首次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第13届中国航展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广东珠海举办,歼-16D电子战飞机首次亮相,意味着我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装备专业设计电子战斗机的国家。电子战飞机可以在电磁频谱内争夺优势,也叫做“制电磁权”。有了这样的优势,就可以获得整个战场的主动权。真机亮相中国航展的歼-16D就是一款战术型的电子战飞机,它的首秀,意味着我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装备专业设计电子战斗机的国家。歼-16D首次在航展亮相,说明中国飞机在战术电子对抗方面已经跨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8 我国首艘万吨海巡船交付入列

10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海巡09”号交付入列。该船由中国船舶设计建造,隶属广东海事局。该船是全球首艘取得认证的智能大型公务船,也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装备先进、综合能力强的公务执法船。作为海事系统首艘万吨级深远海综合指挥旗舰,“海巡09”号具备高海况下的跨海区安全巡航及应急搜救能力,可实现空海一体综合执法和全球巡航救援。

19 首台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进入示范应用

12月10日,中国华电与东方电气自主G50燃气轮机示范合作推进会暨签约仪式在北京举办。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舰船、管道增压、发电等国防、交通、能源和环保领域,具备极高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市场前景,是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严格技术封锁的关键设备。此前,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为解决燃机“卡脖子”问题,东方电气“十年磨一剑”,解决燃机“卡脖子”问题,填补了我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空白。

20 “全球首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

12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我国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这对于促进我国核能创新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候选项(20个)

01 我国正式开启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

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天和核心舱重约22.5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是我国目前在研最重的航天器。它相当于空间站组合体的“中枢系统”,能够接收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来访。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未来两年,“天和”将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静候“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的陆续来访,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建“宫”大业。

02 我国建成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

4月29日,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中国海油东方气田群全面建成,标志着海上油气生产运营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东方气田群由10座海上生产平台、1座陆地处理终端和数条海底油气管线组成,是我国南海西部目前产量最大的自营气田群。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该气田年产天然气量超过57亿方,是海南省最主要的民生和工业用气来源。

03 塔里木盆地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

6月18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找到了一个10亿吨级新的石油规模储量区,这是近10年来塔里木油田盆地石油勘探的最大发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埋深超过6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占全国的83.2%和63.9%。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

04 我国探明目前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

6月20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获得重大勘探成果,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庆城油田,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庆城油田地表被厚层黄土覆盖,沟壑纵横,勘探、钻井及压裂改造难度很大。经过我国页岩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目前庆城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0.52亿吨。随着探明储量快速增长,页岩油已成为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预计“十四五”末,长庆油田页岩油年产量将增长到300万吨。

05 “西电东送”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6月21日,我国“西电东送”再添清洁能源大动脉,国家电网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这是“十四五”期间首个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起于四川省凉山州的雅砻江换流站,止于江西省抚州市的鄱阳湖换流站,额定容量800万千瓦,途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和江西5省,线路全长1696公里,总投资244亿元。送端连接雅砻江中游水电基地和四川电网,受端连接江西负荷中心和华中电网。

06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发电

6月25日,中国三峡集团历时5年余建设的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发电,为华东电网再添巨型“充电宝”清洁能源“调节器”。长龙山电站属于“高水头、高转速、大容量”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性指标三项“世界第一”、四项“国内第一”。该电站地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共安装6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4.35亿度。

07川藏铁路拉林段正式运营

6月25日,我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铁路开通运营。拉林铁路全长435.4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同步投入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拉萨至山南、林芝最快1小时10分、3小时29分可达。拉林铁路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它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拉林铁路不仅连接既有的拉(萨)日(喀则)和青藏铁路,还是在建的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滇藏铁路的共线地段,对加强内地同西藏联系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8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09 我国最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6月28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在浙江宁波镇海全面建成,创造了目前国内建设周期最短、国产化程度最高、数字化应用最广的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纪录。项目建成后,镇海炼化将形成年产2700万吨炼油产能和220万吨乙烯产能,是目前我国全面建成的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

10 京新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6月30日,(北)京新(疆)高速(G7)梧桐大泉至木垒段公路项目正式通车,标志着京新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该项目段由中国铁建建设。京新高速公路是继连霍高速公路之后第二条全天候进出新疆的公路动脉,其全线通车使得北京与乌鲁木齐之间公路里程缩短1300多公里。京新高速公路也是一条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北部沿线的最快捷出海通道,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诞生

7月15日,由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亚洲在建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三峡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吊装容量突破100万千瓦,标志着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由蓝图变为现实,对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约47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00万吨,将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12 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全国产化抽蓄电站正式下闸蓄水

8月初,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广东省重点建设工程——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正式下闸蓄水。该电站在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中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也处于前列。同时还是国内核准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埋深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其中超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被列为40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设备自主国产化依托项目。一期工程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6.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1.3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0.18万吨。

13 塔里木乙烷制乙烯工程一次开车成功

8月30日,坐落于天山南麓的中国石油塔里木6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装置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这标志着自1989年塔里木石油会战以来,中国石油在新疆南疆地区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年产能迈上200万吨新台阶。相较传统石脑油加工乙烯,乙烷制乙烯具有乙烯收率高、能耗低、流程短、成本低等优势,乙烯收率可由30%左右提高到80%,成本可降低30%以上,乙烯收率、综合能耗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被化工界称为国产乙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14 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投产

9月8日,由中国建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青海省西宁市投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首次实现了单线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和高端成套技术自主可控。中国建材经过十余年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率先在国内实现干喷湿纺T700级、T800级碳纤维千吨工程化和T1000级碳纤维百吨工程化,科技攻关取得重大成果。该项目的投产,加快了我国高端应用市场的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实现了国产化碳纤维供应链的安全可控,进一步提升了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

15 世界首条沙漠环线铁路正式闭合

9月27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境内完成最后的铺轨作业,这意味着世界上首条沙漠环线铁路正式闭合。和若铁路由中国铁建担负铺轨任务,和若铁路从南疆铁路和田站引出,途经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等县市,最终与格(尔木)库(尔勒)铁路在若羌站交会,形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届时,将结束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等5个县不通火车的历史,和田群众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里,有利于推动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6 世界第一高墩金阳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国庆期间,具有“世界第一高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桥墩”的金阳河特大桥顺利合龙。金阳河特大桥是国家脱贫攻坚重要战场重点交通项目,其中,6号主墩高196米,加上钢管总高207.3米,相当于70层楼房的高度,超过贵州赫章特大桥最高墩(195米),墩高居同类刚构墩桥型世界第一。金阳河特大桥通车后,将成为连接金阳县新老城区的主要通道,行车时间由1个多小时压缩为10分钟以内,惠及群众12万余人,更是老城区地质灾害避险疏散的“生命通道”。

17 华北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建成投产

10月18日,华北最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中国石化中原储气库群建成投产,库容气量达到100.3亿立方米,将为华北地区及黄河流域今冬明春储气调峰、稳定供气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中原储气库群目前包括文23、文96、卫11等3座储气库。此次投运的卫11储气库,是华北地区“百亿方”级天然气储气库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卫11储气库位于河南和山东两省交界处,设计库容10.09亿立方米,日最大调峰能力500万立方米,每天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的用气需求。

18 “暖核一号”二期45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

11月9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正式投运。今年冬天,该市新老城区全面采用核能供热,海阳也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建筑平米较往年下调一块钱。“暖核一号”给老百姓带来了温暖,带来了蓝天,又带来了实惠。

19 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

11月13日5时由中国铁建参与设计施工的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简称“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福厦高铁关键控制性节点顺利打通“乘坐高铁看海”的愿望即将实现。湄洲湾跨海大桥长14.7公里,海域施工长10.8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设计过程中,出于对妈祖文化的保护以及减少对湄洲湾自然环境的扰动,桥梁设计师们采用主跨18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部分斜拉桥跨越3000吨级主航道,有效解决了曲线上大跨度跨越航道的轨温调节器设置问题。

20 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线路北起昆明,经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最后到达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深刻改变了老挝交通运输格局,对密切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交流,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中铁作为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力军负责全线勘察设计、全线电气化施工全线铺轨以及关键性工程建设任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李明秀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