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陶力 实习生王雨琪 上海报道
哈啰出行驶入智能电动车赛道。近日,哈啰电动车在上海一口气发布了四款电动车新产品,最远续航里程可以达到200公里。
“电动车正处在一个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折点,相比于过去,年轻的消费人群购买决策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个电动车是不是够聪明,是否有智能化的配置。”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中国电动车行业更偏重传统制造,竞争维度更多是在价格上,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在智能化方向。
去年7月,哈啰出行正式开始做电动车,2021年销量预计将达到60万辆以上,门店数量超3000家。李开逐表示,哈啰电动车将在明年发布近30款的自主新车型,并且从车辆的构型、工业设计到生产油泥、配套等都有专利,均为自主原创。
李开逐直言,哈啰从共享单车到两轮电动车,业务的异构性变得越来越强。对于哈啰本身的定位和估值,很难从单一视角看,不同业务有不同的定位。但是,哈啰的核心本质是基于对出行业务的沉淀,不断服务更多用户。
不同于传统门店线上线下分离的销售模式,哈啰电动车的新零售方式采取“线上下单、线下提车”的销售方式。卖家可以通过其专卖店和线上电商旗舰店直接卖车,改变传统的销售代理模式。
“3000多家门店覆盖到200多个城市,密度还是比较稀疏的。”李开逐表示,2022年哈啰会继续门店密度做实,大部分城市、大部分用户都要覆盖,后续再将每个城市的业务不断做深做强。
另外,在生产端哈啰电动车已在无锡和天津分别建立了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超过300万辆,天津工厂将于12月末投入生产。
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量连续四个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6月份,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1620.2万辆,同比增长33.6%。
今年4月,小牛电动、雅迪、哈啰电动车多家企业推出了两轮电动车新品,以此扩大市场份额。方正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雅迪、爱玛和台铃三家合计占据了一半的市场,其中雅迪以24%的市占率稳居龙头,紧随其后的爱玛市占率为17%,台铃为9%。此外,小牛以及九号同样不能小觑,其中,2020年小牛凭借1%的市占率已挤进行业前五。
按照李开逐的设想,哈啰电动车要在五年内进入第一阵营,但眼下看起来并不容易。就在11月,哈啰刚刚完成其新一轮2.8亿美元融资,投资机构包括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这也是阿里首次入股。
李开逐表示,产品和时代本身的演进和变化带来了新的开放式的竞争空间,目前的电动车行业处于一个转折点,企业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编辑:张伟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