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后,来自东莞大朗的一名借考生徐柒(化名),在考生服务群里发出一封《致东莞市政府和大朗镇领导与工作人员的感谢信》。
徐柒在信中写道:“原本该回家乡参加研考,因疫情原因而滞留在了大朗。我害怕这几个月的努力因无法参加考试而功亏一篑。可以在大朗借考,犹如看见了一束光线照进了我灰暗的世界。仅仅几天,我感觉我像是见证了奇迹。微光可成火炬,大爱映照苍穹。在异乡感受到了在家的温暖,我喜欢上了这个不只是工作的城市。”
像徐柒一样,因疫情滞留在东莞的考生,共有368名。关键时刻考验城市善治。东莞迅速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为这些考生设置临时考点,让他们感受到全城为他们守护梦想的温暖。
27日,南方+记者联系到徐柒,听她讲述这段温情故事。
二次考研,从封闭煎熬到见证奇迹
徐柒是江西人,今年9月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东莞大朗镇的一所学校当体育教师。
对于她来说,东莞并不陌生。她的父亲在东莞工作,过去寒暑假,她常来东莞,但这座城市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如今自己也来东莞工作,这里对她而言是一个“自己工作的地方”。
一边忙工作,她一边还在准备考研。这是她第二次备考。她想报考的学校,每年有300多人报名,只录取8人,难度极高。去年,她辛苦准备了半年没有考上,熬了一个多月,才从考研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徐柒的备考资料
就这样放弃吗?徐柒是个不服输的人。虽然已经工作,但考研的执念依然无法放下。今年她准备再拼一次!
然而她的考研路却充满坎坷。谁都想不到,她连回江西的票都买好了,大朗却因为疫情封闭,无法成行。
她在信中写道:“此次大朗疫情来得万分突然,刚开始封闭那几天对于要出省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我尤其煎熬,我害怕这几个月的努力因无法参加考试而功亏一篑。”
徐柒想了很多办法:每天关注疫情进展,希望大朗早一天解封;给教育部门打电话,对方耐心细致地记录了她的信息……“我可以接受自己能力原因而没考上,但却无法接受因未参加考试而提前考研失败。”徐柒说,如果这次连考场都进不了,对她的打击比去年还要大。
徐柒在备考
随着疫情的演变,大朗镇解封仍无消息。徐柒从期待、到煎熬、再到失望,发生奇迹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像徐柒一样的考生,共有368名。谁来守护他们的考研梦想?
东莞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在东莞设立临时考点,为这些疫情封闭区的考生搭起了“圆梦考场”。
消息传来,徐柒感觉就像见证了奇迹。她感叹:“犹如看见了一束光线照进了我灰暗的世界!”
直到那一刻,她才退掉了回江西的火车票,安心在东莞应考。
考场追梦,从身在异乡到温暖如归
这是一场令徐柒难以忘怀的考试。
从徐柒的住处到考场,只需十多分钟。她回忆,来到考场后,工作人员非常耐心温柔地引导她查验粤康码、消毒,指引她等待考试。
免费午餐
因疫情原因,考生中午不出考场。东莞为考生们提供了免费午餐。“午餐非常丰盛,三个菜一个汤。”徐柒笑着说,“午餐的包装盒上还有一段贴心的寄语:祝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旗开得胜!”
暖心包
考试持续两天,东莞天气转凉。徐柒惊喜地发现,考点还为他们准备了暖心包。打开暖心包,里面除了消毒液、口罩,还为考生准备了一件针织衣、一条围巾、一个暖手宝。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哪一场考试,像这样被人关心照顾。”徐柒说,“考生都是成年人,大家没有义务为你提供这些。但东莞和大朗却这样温馨。”回家后,她将暖心包好好珍藏,这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
她在感谢信中写到:“当我吃上考点提供的免费午餐、看见桌子上放着的暖心考研包裹,那一刻真的破防了,好像是在异乡感受到了在家的温暖。”
考生发表感叹
看似一次简单的考试,背后凝结着众多工作人员的付出。徐柒说,东莞市政府和大朗镇政府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收集了360多位滞留在大朗考生的资料,加班加点地制定出了在大朗新增考点方案,安排出了360多人新的座位号,尤其还有许多考生自命题试卷来自各个不同省份,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工作量多么大。
在考研群里,考生们也纷纷发表感叹:
考生发表感叹
“感触很深,想真正结束后再一起夸,狠狠地夸!”
“为能参加这次考试感到无比庆幸,为能生在东莞感到无比幸福。”
考生发表感叹
“太感动了,我要留在东莞这样有温度的城市!”
……
此时,东莞对于徐柒等考生而言,已经不只是“自己工作的地方”。
部门联动:微光可成火炬,大爱映照苍穹
连日来,东莞各个部门紧急联动,为考生保驾护航。
12月22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朗镇考点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来,对各考点的疫情防控重要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进行现场指导。疫情防控社会面稳控专班参与了考务协调工作,对组织安排、运转、防疫等明确具体转运安排。一支由33名大朗政法干部组成的接驳点护航队伍负责“一对一”服务33名封控区、管控区考研学子。
为组织好疫情下的研考工作,东莞市教育局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前期摸排情况,不断完善考试组织工作,反复论证考试方案、推演考场安排,组织考务工作者学习疫情防控要求。
考生步入考场
大朗中心小学在12月24日进行考场防疫演练时,相关部门已将此类突发状况的处理措施纳入应急备案,在考生、对接人、学校、公安、指挥部等各环节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联动机制。
25日上午,在大朗中心小学的考点外围,不少公安民警、铁骑都守护在校门口,帮助工作人员引导考生入场,维护周边交通秩序。大朗镇副镇长、公安分局局长刘茂军介绍,考点周边进行交通管制,安保人员将一直保持巡逻,努力为考生营造安静和谐的环境。
8点30分左右,在考试即将开始,刘茂军忽然收到来自学校的紧急通知。原来,有位考生因无法及时赶到考场而打来了求助电话。大朗公安收到消息后,立刻开展联动措施,第一时间派出警车去接考生。
公安民警维护周边秩序
“送到大朗中心小学考点,要速度、安全!”期间,刘茂军朝着对讲机不断喊话,要求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安全将考生送达考场。8点40分,考生顺利抵达考场。
在大朗新民小学考点,这里的考生来自大朗的封控区、管控区。为保障他们平安赴考,有关部门采取了全程集中接送的措施,公安交警全程带路。考场安排也有些不同——座位间距达2米,且每个考场最多不超过15名考生。
为了鼓励支持考生,大朗妇联还联系女企协、青企协等热心组织,为考生们准备了近400份暖心包,里面包含了毛衣、围巾等物品。“希望可以把大朗特产和力量传递给考生,也祝愿他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大朗镇妇联副主席叶敏芳说。
东莞开放大学本次作为备用隔离考点,共设10个隔离考场,经前期摸排,共有3名考生前来赴考。开考前,考生们提前由专车运至考点,经过严格的防疫消毒程序后进入考场,还会收到学校工作人员送来的暖心早餐。
徐柒说:“我不只是觉得我作为暂时东莞市民的骄傲,更是觉得作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因为祖国的强大,当遇到困难时好像都可以迎刃而解。”
就像她在感谢信中写的:微光可成火炬,大爱映照苍穹。
【策划】江强
【采写】吴擒虎 于羽佳 张珊珊 靳延明
【摄影】龚名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