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逝水,寒风萧萧,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大半学期己过去。在远离繁华都市的大瑶山,山连着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眼望不到头,一路绵延进大瑶山里面。有时候静静地站在宿舍门口眺望山的那头,偶尔也会想起繁华热闹的家乡。在民族小学支教,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面对着一张张天真活泼的小脸,上上下下楼梯碰到教到的或者没教的学生,他们都用尊敬的目光望着我,毕恭毕敬地向我问好。那时我的心里充满喜悦,更坚定了我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用我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细心地教导孩子们,为瑶族小朋友的成长保驾护航。
民族小学早己通知每个支教老师都要上一节展示课。经过再三思虑,我决定按教学进度上第25课《灰雀》。
上课要先备课,备目标,备学法,做课件,还要准备教学用具。
三(3)班赵思伊同学,知道何老师买了一套坳瑶服装但沒有帽子。有一天悄悄地对何老师说:“我叫奶奶帮您做了一顶帽子。”那一刻幸福感满满。
赵思伊还贴心地帮老师把帽子戴上。
开始上课啦!支教老师何小杏首先带领三(3)班同学一起做课桌操《让我们荡起双桨》同学们划着欢快的小船走进语文课堂。
要学习新课啦!何老师引导同学们学习列宁跟小男孩的第一次对话。首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才能读好人物对话?(要关注提示语,标点符号,语气助词…..)请个别学生读,再让学生自评,然后教师点评。最后加上提示语,让同学们揣摩列宁的心理活动再次齐读。在读中感悟。
看,赵文涛同学正在一丝不苟地练写生词呢!
对话都按要求学好了,那上来分角色朗读吧!
民族小学语文组的老师都来听课并认真地记录听课笔记。
蒙主任用山歌评课:
支教老师何小杏,
课堂教学妙又精;
教学环节扣得紧,
孩子投入又认真。
言传身教作示范,
孩子乐学又好玩;
课前桌操激情趣,
只只《灰雀》跳得欢。
教态自然又温和,
亲切话语像唱歌;
启发学生做到位,
学生积极又好学。
课堂教学有目的,
目标重点都落实;
思想渗透讲得透,
学生领悟笑眯眯。
潘海珍校长充分肯定了何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比较扎实,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供稿:电白区教育局人事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