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回收箱投放社区;青少年巡河;绿色低碳生活公益集市……12月25日,“低碳车陂 你我共创”活动在车陂街生活垃圾分类体验馆启动,街道、社区联动社会组织,助力车陂街创建碳中和社区。
活动当天,社区志愿者引导社区居民参观车陂街生活垃圾分类体验馆。体验馆主体外观以车陂非遗文化“扒龙舟”为设计元素,融入天河碧道车陂段的文化设计,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构建而成。馆内配有各种智能设备,共划分互四个体验区域,吸引居民群众前来参观体验。
现场展示了即将投放到车陂街各社区的旧衣回收箱,箱体设计融入红棉、龙舟和环保元素,将成为社区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响应广州市河长办发出的“一起来巡河”倡议,车陂街社区青少年持续加入水滴计划的志愿巡河队伍中。志愿者边巡边听环保导师讲解巡河技能,学习使用“共筑清水梦”小程序记录当天的巡河信息。随后,志愿队伍来到车陂“社区花园”建设点,了解“社区花园”的建设历程,感受人居环境治理成果。
车陂街道党建办主任石耀祥动员街坊使用旧衣回收箱,以“应收尽收”为原则,不限新旧回收纺织类全产品。终端将根据纺织品实际情况进行分拣、加工和再生,“旧衣新用”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是居民直接参与零碳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车陂公园还设置了绿色低碳生活公益集市,居民参与游戏互动、知识竞猜学习零碳生活知识。
车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强说示:“城市生活垃圾已逐渐向‘源头防治主导,垃圾产生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目标发展。车陂街作为承载城市、交通核心枢纽的重要区域,集聚了大量居民的生产生活能源消耗,实施‘碳中和’社区宣传建设,对城镇推动减碳减排有重要意义。车陂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将继续发挥统筹作用,联动社会组织探索车陂街碳中和社区的治理模式。”
据悉,车陂街碳中和社区建设方案将采取党建引领、多元联动、精准提升、专业服务的运营模式,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合力探索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途径。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广州市慧基金慈善基金会、广州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将从水滴计划、垃圾分类宣传、社区花园和旧衣回收四个项目参与碳中和社区治理。
【南方+记者】郭苏莹
【通讯员】郭宝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