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福利!广州从化这里的释迦果上市啦~

广州从化发布
+订阅

“突突突……”12月中旬,一个冬日暖阳的上午,在广州从化温泉镇中田村一座高山上,又响起那熟悉的三轮车发动机响声,笔者坐上芳叔的三轮车再次来到这座山头,体验芳叔的释迦果采摘之旅,分享芳叔丰收的喜悦。

今年60岁的李桂芳是广州从化温泉镇中田村村民,也是这座山头的主人。芳叔在这座山头已经默默耕耘了30多年,种植各种水果是他主要的收入来源。经历一段颠簸陡峭的山路后,三轮车在山顶的平地上停下,村落尽收眼底,好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舒畅。只见山顶四周都种满了整齐排列的释迦树,树身不高,1米多,但树上却挂满了白色的套袋,一派丰收的景象。

“一共有1000多棵释迦树,是从番荔枝树嫁接的,番荔枝嫁接后就成为释迦果,目前释迦果和番荔枝各有1000多棵。“芳叔提起一个小桶,拿起大剪刀一边走一边向笔者介绍。

芳叔拆开一个个套袋,比成年人拳头还大的释迦果露出了真容,芳叔满脸笑容地说:“你看,这释迦果的个头很大,平均一个有一斤以上,我摘过一个最大的有一斤八两重。看上去比较饱满,有点转淡黄色的果就成熟可摘了。”

“我们的释迦果都是有机种植,施鸡粪、牛屎等有机肥,用山泉水灌溉,中草药物理防治虫害和针蜂,不打农药,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口感特别清甜,男女老少都喜欢吃。”芳叔指着果树下露出的有机肥和地面上铺设的自动浇水装置继续介绍,“释迦果现在开始采摘,可采摘到明年2月份。释迦果比番荔枝甜度更高,而且少核。”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芳叔就开始种植荔枝、砂糖桔等水果。他坦言,以前不懂什么科学种植,只是凭经验,种果更多的是“靠天吃饭”,有时甚至连肥料钱都会赔进去,这也是他最头痛而无奈的事情。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近年来,区政府各类农业科学技术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芳叔科学种植的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参加从化区农业部门和水果协会组织的各类种植技术培训班,慢慢摸索出了种植的门路。

芳叔说,其实释迦全年都可挂果,但他通过科学技术控制释迦果在12月到春节期间收成,番荔枝在中秋前后采摘,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到处走走,长长见识。

“现在种果一年就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卖果也不像以前那样要自己辛苦拉去珠三角地区卖了。如今信息技术发达,道路畅通,果贩直接上村里收购。而这几年电商进村,更为农产品拓宽了销路,各地都能吃到我们新鲜采摘的水果了。”芳叔感慨道。

在芳叔的影响下,芳叔的两个儿子也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电商平台工作。今年5月,大儿子李志鹏在村里成立了广州丰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目前有社员54人,7月份又入驻益农信息社,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勤劳的芳叔不仅影响了两个儿子走上农业发展之路,还带动本村村民种植释迦果1000多棵,共同致富。

在中田村的另一个山头,笔者见到了正在忙于采摘释迦果的基姐和强哥夫妇。他们就是在芳叔的带动下一起种植释迦果的。基姐说,今年释迦果喜获大丰收,大约有8千斤产量。“释迦果采摘后一般放3到4天,按一下果身软绵了就可以吃了,如果想释迦果早点成熟,可放在米桶里或与苹果放一起就会起到催熟的作用,天然健康。”

基姐还告诉笔者,他们种植的释迦果从中秋就开始采摘,现在已经进入采摘末期,果农通过沟通,科学控制,相互之间错开释迦果的采摘期,达到收益最大化。

笔者见到,基姐的果园是很用心的梯级式种植,基姐说这样方便游客采摘。果园里还安装了物理灭虫灯,灯里捕捉到的虫子用来喂鸡。

下山时正逢黄昏时分,太阳撒下一片金黄,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果园增添了几分丰收的意境,让人陶醉,而笔者仿佛更沉醉在芳叔和基姐科学种植的绿色致富之路,犹如这一条夕阳下的金色大道。村民科学种植意识的不断增强,让他们的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也更能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释迦果是一种热带常见的水果,外形像荔枝,果肉乳白色,具有独特的香味,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铁、钙、磷等。释迦果一定要熟软才能吃,皮薄肉厚,质嫩多汁,鲜美香甜,口味独特,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

想要品尝的话,可以联系他们哦~

助农联系方式:

李桂芳 13662419123

李汝基 15918490589


文图:罗素玲 胡东和

视频:罗素玲 胡东和

编辑:黄丽敏

初审:王瑞君

审核:邓展聪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