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谈 | 追星星的人

南方探针
+订阅

视频|追星星的人

入冬后,广东雨天减少,晴天变多。也到了观测流星的有利季节。

浩瀚夜空,流星划过,总带着几分浪漫。

但成为一个追星星的人,却要熬过漫漫长夜,熬过寒冷、孤独…….

11月底,记者和天文爱好者前往清远北江踩点  南方+ 吴明 拍摄

11月底,记者和天文爱好者前往清远北江踩点  南方+ 吴明 拍摄

在双子座流星雨的活跃期,我们跟着这群人一起去追星星,体验他们的生活。热爱,是他们经常跟记者提到的高频词,因为有它,这个过程中的艰难都可以忽略不计。

星星掉下来了

你会发现,成年后的一些爱好总能在童年生活中有迹可循。至少对于我们的采访对象——天文爱好者沈权智、黄山、陈俊锛他们来说,是这样的。

南方+ 吴明 拍摄

南方+ 吴明 拍摄

沈权智家住广州番禺,现在家附近仍有成片的农田。他记得小时候,常看到天上有星星一闪而过。

“婆婆告诉我,是星星掉下来了!”沈权智要跑出去捡,婆婆安抚他白天再出门找。天亮了,他一直没找到天上掉下来的那颗星星,但从此喜欢上了看星空,生怕错过下次星星掉下来的机会。

黄山对星空最早记忆,是小学去佛山顺德外婆家。晚上,他一个人跑去池塘边的公厕,路上很黑,他有些害怕。但一抬头,漫天繁星赶走了恐惧。他一边抬头看星星,一边往回走,一会儿就到家了。

在邻居眼里,陈俊锛是个“怪”小孩。帮家里忙完农活,他总喜欢一个人站在巷子口看星星。其实有几次,小伙伴们曾尝试加入,但看了一会总会丢下一句“星星都一样,有什么好看的!”,巷口又只剩他了。

沈权智在做天文观测  南方+ 吴明 拍摄

沈权智在做天文观测  南方+ 吴明 拍摄

“每颗星星都不一样,它们有自己的名字。”陈俊锛对星空的启蒙得益于家里“通胜”上的“四季星图”,他把它们撕下来,对照着星空:原来这个是天蝎座、那个是狮子座……这个小男孩仿佛打开了一扇探索星空奥秘的大门,30年过去了,陈俊锛对星空仍然痴迷。

2001年,一群天文发烧友成立了广东南十字星会,沈权智、黄山、陈俊锛陆续加入。在这里从不缺乏对天文狂热的人。

沈权智记得,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他和一群天文爱好者,背着行李、扛着天文观测的器材,连夜登上了1400多米的韶关始兴观音栋。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们才发现就睡在了悬崖边。

南方+ 吴明 拍摄

南方+ 吴明 拍摄

路途艰险,他们却收获了至今难忘的流星雨。沈权智至今还记得,经过统计,他们最多一晚观测到的流星数量是3308颗。

10年数据的意义

爱好和工作不同,没有人考核你的KPI,有些事,做起来可以“漫无目的”。

2011年,沈权智、黄山、陈俊锛萌生了想做一个广东流星监测网络的想法。他们想通过动态监测技术,监测广东及邻近地区空境内发生的流星、陨石等天文事件。

沈权智在架设临时流星监测设备  南方+ 吴明 拍摄

沈权智在架设临时流星监测设备  南方+ 吴明 拍摄

“当时看到国外有人在做,我们也想试一试”,但这个尝试并不顺利。

一开始他们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布了十几个点。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到处淘二手设备,再自己组装。尽管如此,一个站点的设备和维护费用还要近万元。

沈权智记得,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朋友赞助了1.5万元。尽管这笔费用是雪中送炭,但对于整个项目的运行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因为资金不继、偏远站点维护困难等问题,他们不得不撤并了部分站点。有的站点数据也被迫暂断。

“现在还有揭阳、茂名和广州3个区域站点在坚持运作。”黄山负责网络站点的运营告诉记者,目前至少有一个站点的数据稳定累计了10年。

沈权智和黄山在架设流星监测设备  南方+ 吴明 拍摄

沈权智和黄山在架设流星监测设备  南方+ 吴明 拍摄

“这些数据有意义吗?”

不少人会向他们提出这样的疑问。

“现在确实看不出数据的意义在哪里。”沈权智说,意义可能在未来。

或许未来有一天,有天文学家发现了新的流星群或者新的彗星回归轨迹,需要数据佐证时,至少是可以提供一些广东的数据给科学家做参考。这时,数据的意义就大了。

南方+ 吴明 拍摄

南方+ 吴明 拍摄

关于热爱

和很多励志的故事不同,他们遇到的困难,至今都没有解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这是一件取悦自己的事情,只有开心和更开心的区别。”陈俊锛说,为了控制成本,他们正尝试自己开发软件和硬件:用只有主板的“树莓派”代替电脑,把整套设备缩小进一个14厘米的小盒子里;他还花1年的时间开发了一个软件,保证系统在全高清的分辨率下以30帧每秒的速度“跑”起来。

南方+ 吴明 拍摄

南方+ 吴明 拍摄

早上起床,陈俊锛习惯用手机点开正在测试的监测软件。看到有流星“入网”后,又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采访中,热爱是他们提到的高频词。和这群天文爱好者去追星星,不仅受天气影响,行程不确定性很高。而且要熬过漫漫长夜,熬过寒冷、疲惫、孤独……但在他们眼里,有了热爱,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从准备去天文观测那一刻,我就觉得很开心了。”

沈权智说,遇到好天气,他们是不舍得睡觉的,冬夜,有人裹着厚厚的防寒衣,或者干脆架起帐篷,身子缩在棉被里。他们守在观测仪器前,等待相机一秒一秒曝光。一碗热腾腾的泡面,是寒风里对身心的慰藉。

还有人说,这是一项“烧钱”的爱好,黄山却不认同。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沈权智和广东南十字星会的天文爱好者前往韶关始兴观测流星雨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沈权智和广东南十字星会的天文爱好者前往韶关始兴观测流星雨

观测流星,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是在光害等级低的户外,铺张垫子,躺在地上用肉眼观测;如果你连差旅费都不想花,可以加入国内的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国外的SOHO项目等,根据图片数据,人工筛选和发现图片数据中的各类新出现的天体。

双子座流星雨活跃期,陈俊锛带着一家人去韶关新丰看星星。繁星之下,3岁的女儿开心极了。一直跟爸爸惊叹“好多星星啊!”。

虽然自己热爱天文,但是陈俊锛并没有强求女儿。他带女儿看博物馆、逛植物园,也带她看星星。他期望女儿广泛涉猎,最终也找到自己的热爱。这份热爱可以像天文之于他一样,为生活源源不断地供给快乐。

写在后面的话

你好!

喜欢我们这一期的故事吗?

欢迎跟我们留言互动。如果你有好的新闻线索,要私信给我们呀!

【策划】胡念飞 罗彦军

【统筹】秦文纲

【编导】李业珅 吴明

【出镜】李业珅

【文字】李业珅

【摄制】吴明

【剪辑】许舒智

【海报】刘玉洁

【实习生】刘清怡

编辑 董晨晨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