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子
近日,备受关注的“男主播强迫精神残疾女孩做低俗表演”一事有了新进展,三名主播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虎牙直播平台也已对相关账号做了封禁处理。
前有“主播吃大象剩下的菠萝”,再有“虚构凉山儿童悲惨生活的苦情视频”,现在不良主播又把镜头对准了精神残疾的女孩。一系列直播歪风都指向了流量至上主义。外形特别、二级精神残疾、家庭生活窘迫等,多重“不幸”的标签刺激着主播的“唯流量”神经,也激发着人们的同情心态。问题在于人不是工具,残障人士更不是某些主播实现流量变现的玩物。
视频截图
按道理说,作为一个创作型、分享型的网络社区,直播平台有责任维护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但从事态的发展看,平台显然存在处置不及时、内容审核不严等短板。比如有粉丝曾连续两天投诉涉精神残疾女孩的直播内容,但平台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有必要追问,女孩“被直播”事件存在已久、有关粉丝也多次举报,为何迟迟不见平台的实质行动?是举报内容太多无暇处理,还是工作懈怠不愿处理?
精神残疾女孩被利用做低俗直播不仅挑战道德底线,于法理更不容,公安机关的及时介入无疑是一记响亮警钟。对于那些以猎奇举动博眼球、以伤害他人尊严甚至身体健康赚流量的主播,是时候停止在违法边缘试探的危险举动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赚取流量亦需奉法而行。针对公众普遍怀疑的可能存在猥亵一说,有关部门也应进行深入调查,以权威结论平息公众舆论。
低俗直播歪风当狠刹!
就平台而言,封禁涉事主播的违规账号是必要举措。同时,我们仍需进一步思考,如何防止不良主播换个马甲继续圈钱?比如有网友曝光涉事主播就曾借助他人账号继续活跃于各大平台。完善公民投诉渠道、及时封禁相关直播账号、加强内容审核,平台多样化的举措共护清朗的网络生态。于监管部门而言,加大联动执法力度,严格打击低俗直播甚至违法犯罪同样势在必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