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注居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山建设,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分别与中山市教体局、健康基地集团合作,共建“体医融合”及“医工融合”项目。
“体医融合”项目揭牌。
“医工融合”项目揭牌。
12月23日上午, “体医融合”及“医工融合”项目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举办揭牌仪式。中山市教体局副局长陈威,中山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世平、中山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楠,火炬开发区卫计局局长杨悠艺,中山市教体局社会体育科科长严庆中,火炬开发区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华等出席揭牌仪式。
中山市教体局副局长陈威。
陈华表示,“体医融合”“医工融合”项目是医院跨界创新的探索,是造福群众的健康项目。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中山市体育竞赛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将开展“体医融合”项目,探索体医合作模式,发挥各自在健康促进、慢病预防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共建“中山市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和“体医融合”运动康复基地。 “体医融合”项目旨在关注运动人群健康、运动损伤的科学诊治、以运动方法治疗慢病、指导正常人群选择合适运动等。”
火炬开发区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华。
当前,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正积极争创“三甲”,在重点学科建设上已实现新突破,但面向未来,医院需要更多科研成果及转化。同区域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拥有几百家生物医药企业。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与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将积极开展“医工融合”,整合、利用医院与生物医药产业资源优势,增加科研项目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这是实现医工协同、共谋医学科研与产业共同发展的路径。” 陈华说。
胡楠表示,体医融合、医工融合是中山市主动对接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实践,对健康中山的建设有着开创性意义。未来,期望各方加强合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主动做好科学健身及健康知识的宣传科普工作,把健康知识带进校园、带进企业、带向全民,营造出全民健身,共守健康的社会氛围。
中山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楠。
陈威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注意运动和健康,通过体育运动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而“体医融合”运动康复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针对“体医融合”项目,陈威对项目表达了三点期待,“我希望双方的理念能更加融合,积极推动科学健身讲堂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向群众普及健身、健康知识,提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观念,引导群众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再者,我希望双方的资源更加融合,进一步深化医学体检、体质测定、运动处方、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合作,推进体质测定与医疗体检、体育健身设施与医疗康复设施的有机结合;最后,我希望双方在产业上谋求融合,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和‘体医融合’康复基地打造成群众喜欢、市民满意的民生工程。”
“体医融合”“医工融合”项目的揭牌,标志着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在健康服务联动推广模式创新探索迈出的第一步。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 黄梓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