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小榄交警打出交通治堵“组合拳”。
他们是怎么做的?
成效如何?
第一招
刀刃向内治理
执法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
1
规范交通技术监控设备非现场执法
做好监控设备排查整改工作,对个别不符合国家最新标准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整改,相关监控设备的补光设置全部合格,不干扰驾驶人的视线。
2
规范路面执勤执法
强化信访、复议监督。交通管理规范化建设推进期间,对个别群众因利益受影响或不能理解而引发的诉求,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理性合理对待交通管理现状,自觉参与和维护交通管理。
还定期组织执勤执法安全防护执法培训以及广泛开展“交警网校”网上练兵活动。
3
多项措施全面落实改进执法工作
规范交通违法处理工作,严格执行“人证一致”等措施,严厉打击买分卖分行为,并不断加大违停整治力度,重点针对商圈周边拥挤、群众投诉较多、通行秩序影响较大路段。
同时引导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驾驶人安装使用“交管12123”APP,及时更新联系方式。
第二招
全力推进交通事故预防
“减量控大”工作
1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
当前,涉“摩电”亡人事故态势仍然严峻。小榄镇成立道路安全秋冬季攻坚暨“摩电”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将“头盔风暴”专项行动作为重点工作。小榄公安分局成立由交警、巡警、社区劝导员40人组成的“摩电”整治专业队,开展“逢五”行动和“午夜猎虎”酒驾整治等特别行动,大力整治突出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2
加强路面管控确保安全畅顺
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针对“摩电”出行高峰,从中心区域扩展至外围村(社区),覆盖至市场、学校周边路段、城乡接合部等薄弱区域,从严查处“摩电”无牌无证、闯红灯、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实现路面管理全镇覆盖。视频巡逻组每日通过视频监控抽查29个村(社区)各路口或路段的头盔佩戴率,并加强提醒和劝导。自秋冬季百日攻坚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962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9785宗。其中,查获无戴头盔6528宗,酒驾、醉驾380宗,查处“摩电”交通违法行为34257宗,劝导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戴头盔25780人次。
3
全力开展交通黑点隐患治理
共排查交通安全隐患路段21处(其中,排查重点整治路段10处),由交警大队牵头,联合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在年底前完成所有整治任务。
4
开展源头隐患再清零行动,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仍有店铺销售违标二轮电动自行车和仍存在维修店铺对非法摩托车进行维修的问题,小榄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城市建设和管理局迅速联合所在村(社区)对相关店铺负责人进行约谈。
对辖区内29个村(社区)共30万间出租屋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进行车辆信息登记,提醒群众驾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引导群众不使用无牌或超标电动自行车,主动置换或淘汰超标电动自行车,不得非法载客、超员载人、逆行、无牌无证驾驶等,进一步提升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5
突出企业监管
以辖区内所有厂企为重点,交警大队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上门督办,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门卫提示和日常安全检查考核制度,落实“三不进”机制:骑乘“摩电”不戴头盔一律不得进厂企,驾驶无牌无证车辆一律不得进厂企,违规载人一律不得进厂企。
6
畅通救援绿色通道
主动对接辖区医院,启动绿色急救生命通道,避免交通事故重伤人员错过黄金救治时段。督促学校、培训机构对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的教师、家长,禁止入校及接送学生。
7
攻坚治理城市道路重点路段
以105国道、文田路、民安路、东成路、汇丰城和宏昌物流园为重点治堵路段执法阵地,积极会同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车辆违停交通违法行为4520宗。
清查和整改105国道树木遮挡交通设施的路段。
严厉打击违规占道施工、挖掘道路,严查严处各类影响交通秩序违法行为。交警大队设施人员约谈违规占道施工单位负责人,就违规占地施工作业行为发出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隐患,规范施工作业。
集中优化交通设施设置、优化信号科学配时,交警大队会同振业优控公司共同调研轻轨站路口、文田新桥拥堵路口交通设施情况并提出优化方案;联合维护单位检查民安路沿线陈旧的交通设施并更换。
优先将交警铁骑队伍部署至农贸市场和菊花园周边路段、紫荆西路和跃龙路交汇处,严格落实网格化综合治堵勤务,划定路面交通拥堵责任区,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盯点整治,进一步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
小榄交警
一如既往以民生问题为导向,
成立攻坚治理道路重点路段专项小组,
制定“保安全、护民生”专项方案,
治理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
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
为市民营造了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编辑:黄耀燃
责编:李英华 姜凯月
执行总编辑:刘小青
总编辑:李鹏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