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男孩睡梦中:妈妈,我想去上学,医生:家长千万别让孩子这么做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急诊医学科里

小兴在医护人员和妈妈陪伴下

通过微信视频与爸爸比心

这温馨的一幕背后

凝聚了医护人员半个月来日夜的付出

半个月前,年仅10岁的小兴

和14岁的姐姐瞒着家人

在公路上学开机动车

发生了严重车祸

受伤的两人当即意识丧失

在交警、消防员的解救下

均被送至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姐弟皆为严重多发伤,

出现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出血的症状

综合检查结果评估,

治疗决策陷于开颅手术与

保守治疗两难选择

考虑到孩子往后恢复情况

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选择了保守治疗

为他们放了颅内压监测

并24小时寸步不离地进行

定期密切检查

在意识模糊的状态下,

小兴还喃喃的说着:

妈妈,我的校牌呢,我要上学……

听得周围人不由心疼

事实证明,保守治疗取得实效

姐姐由于伤情更重醒来后,

已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弟弟小兴已可下床行走

两人都避免了

开颅带来的并发症和外观影响

早康复、擅护理,助力患儿早康复

得益于创伤救治的大局理念,市一院急诊医学科紧密联合康复医学科,针对儿童创伤及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救治,给予及时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以及对生活功能的早期评估,让患儿康复效果更快更好。

连续收治两名患者,并且是10-14岁的重症多发伤患者,这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为了提高救治效率和护理质量,急诊综合病区紧急抽调机动护士,并特别安排了经验丰富的骨干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发病急性期时,护理人员在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颅内压力的同时,特别警惕误吸、肺不张、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

可喜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姐弟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弟弟小兴在EICU监护治疗不到一周意识恢复、病情稳定转至普通病房。姐姐杉杉已有所好转,转普通病房继续进一步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姐姐们像妈妈一样悉心为小患儿进行生活护理,每日唤醒孩子与家人视频沟通、在床头摆放他们最喜欢的毛绒玩具、与康复理疗师一道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等等都大大提高了患者疾病转归的速度。

专家提醒:未成年人避免开电动车

急诊外科副主任林才提醒,对于成年人来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同时要注意严格的遵守交通规章制度。对于孩子而言,一方面家长要加强监护,另一方面孩子要爱惜自己的生命,未成年人避免驾驶这些机动车、电动车等。

审核 | 李王安

文|郑海燕、薛倩茹

图|薛倩茹、郑海燕、创客贴

编辑|郑海燕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