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 汕头答卷⑦打造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民心快车”,政企“直通车”助企加速

南方日报

当前,用地难、融资难、用工荒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拦路虎,对相关政策不了解、不会用,也导致企业做大做强“心有余而力不足”。营商环境的好坏,企业最有发言权。直面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让企业安心发展,是汕头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自去年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建立政企“直通车”。这是汕头创新服务民营经济的一个重大举措,旨在开辟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快捷通道,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更是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市委主要领导谋划、部署、主持参与直通车工作会议,让一批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不少企业家表示,市政企“直通车”成为了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特色的“民心快车”。

初步构建诉求解决网络

随着工作机制的不断健全,目前,汕头市各区(县)政企直通车已普遍建立并开展工作,各镇(街道)参照市的做法完善相关工作举措,全市已初步构筑起覆盖市区镇三级的企业诉求反映解决网络。企业还可通过12345政府热线直达政企“直通车”服务专席,由专人24小时接听企业来电。

汕头市智业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按练江综合整治工作要求于2018年停业,但搬迁补偿一直未得到落实。企业诉求反映到市政企“直通车”后,汕头市工作专班第一时间转潮阳区办理并提交政企“直通车”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在市工作专班的协调督办下,潮阳区政府与企业达成搬迁补偿协议,补偿金额341.57万元于今年6月底已全额拨付到位,有效减轻了企业在搬迁关停中造成的经济损失。

汕头市利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柴油新能源研发的企业,不久前,该企业通过市政企“直通车”平台反映了长期困扰其生产经营方面的办证、用地、环评诉求。市政企“直通车”工作专班第一时间联系企业了解情况,将诉求转交有关部门办理。由于诉求涉及多部门职能,专班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面对面”座谈,推动企业诉求加快解决。

随后,汕头市城管局通过咨询、实地调研广东省内外其他城市有关废油脂的收集、处置立法情况,收集其他省份案例进行分析研判后,给予利利新能源办理了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并于许可证上备注“餐厨垃圾包含废弃食用油脂”。利利新能源负责人何开保表示,问题解决了,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预计未来企业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为汕头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贡献力量。

办理企业诉求145件

“有呼必应、有呼必办、有呼必回”是汕头市政企“直通车”工作专班的服务宗旨,专班自成立以来,就为企业提供专人“一跟到底”服务,实现企业诉求收集、转办、督查、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在办结时限上严格按照5个工作日的要求落实职能部门办理答复。

广东新光能源有限公司因更名需办理公司工业用地的产权人更名手续,但由于相邻地界产权人指界问题,三年多来不能得到解决。该诉求反映到市政企“直通车”后,有关部门的回复意见仍然存在分歧,工作专班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协调沟通,仅用5天时间该企业便完成了变更登记手续。广东好心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向市政企“直通车”平台反映了之前已拖了8个月之久的“土地抵押登记”问题,同样在三四天就能得到解决,企业因此也顺利在银行办理到贷款。“我们为汕头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点赞!”企业负责人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市政企“直通车”工作专班要求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于情况复杂、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后,向汕头市工作专班提出书面说明,并向反映诉求的企业作出解释。据悉,截至12月2日,市政企“直通车”平台已收集、办理企业诉求共145件,专班共发出督办函1份、转办函147份。市政企“直通车”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市政企“直通车”工作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记者】杨立轩 黄嘉锋 余丹 张伟炜 蔡沚彦 王涵琦

【通讯员】 郭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