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不佳怪观众?我也是服了

南都全娱乐
+订阅

我发现一个规律。

剧名带“行”字的,一般不太行。

《骊歌行》《长歌行》《青簪行》《皓衣行》……

以及今天要说的这部《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改编自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原著至今高居纵横中文小说网点击榜第一,书粉基础庞大。

出品方新丽传媒,多次打造“男频IP剧”爆款,如《赘婿》《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制作团队集结《庆余年》原班人马,由编剧王倦坐镇。

主演阵容强大,张若昀、李庚希、胡军、高伟光、张天爱……个个有代表作傍身。

这部极具爆款潜质的作品,被安排在央视八套黄金档上星,开播首日,收视率轻松破1,热度力压《小敏家》。

但,才播一天,就被紧急调整为午夜档。(黄金档由《对手》接替)

为啥?

一口气怒刷几集后,我悟了。

《雪中悍刀行》的故事是典型的“大男主”爽文。

北椋世子徐凤年(张若昀 饰)由“天下第一纨绔”,历经磨难,觉醒成长为北椋王。

既然是改编,不免要被拉出来和原著对比一番。

最直观的指标是选角还原度,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书中对世子的外貌描述是“丹凤眼桃花眸,狭长而妩媚,肤白如玉,标准的美人瓜子脸”,甚至比城内的花魁还要俊俏。

而张若昀……不用跟女人比,就算在男演员里,也不算好看吧。

无天,是你吗?

比男主角选角更失败的是女主角,世子的丫鬟,楚国亡国公主,姜泥。

原著中是“倾国倾城、亭亭玉立”的大美人,但李庚希?

撑死也就是个清秀的邻家妹妹吧。

精修图,还能搞点雪花营造美女氛围。

截图,是无法掩饰的普通……

张若昀好歹能靠演技弥补一下外形差异。

李庚希属于神仙都没法救那种。

她把姜泥这个角色演的就像个二傻子。

演技浮夸至极,撅嘴翻白眼、五官乱飞。

张口就是要钱。

一时分不清她是丫鬟还是债主。

别人在讲话,她全程在把玩铜钱,跟大家格格不入。

和楚国同胞鱼幼薇相认这场戏,简直是演技处刑。

姜泥告知鱼幼薇自己就是楚国公主,背负国仇家恨,谈及伤心往事,她心中应该是悲凉复杂、感慨万千。

而她表现得心如止水,好像背书走神。

就不谈表演的层次感了,连表面功夫都做不到。

就这水平,还是老老实实回去演高中生吧。

演员还不算剧里最拉垮的部分。

作为一部武侠剧,起码要有武和侠吧。

但这部剧的预算大概都花在演员身上了。

连个武术指导也请不起。

只见张天爱饰演的武林高手南宫仆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摆了个优雅的pose,对手齐刷刷地倒地。

小孩子玩过家家都比你们演得走心。

更好笑的还在后面,第二场打戏,连群演费都省了。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山后传来一片惨叫,打斗结束了???

南宫仆射在雪地里这段武功solo,大概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几分钟。

两倍速效果,骗你罚我胖十斤

面对网上的大面积吐槽。

导演还挺会给自己找补——

不必拳拳到肉,刀刀见血,不需要看到那么多技术细节,我尽量让她的招式更有飘逸感。

武侠是需要有一些想象力的,需要留白。

留白不是空白好吗?

不然我看小说脑补得了,还用得着看剧?

没有武,也别指望有侠。

张天爱的角色造型模仿了旧港片时代的林青霞、张敏等英气美人。

可惜“形似而神不似”。

脸是美,演得却像个盲人。

原著构建的浩瀚的江湖群像、性格各异的配角,到电视剧变成全员工具人。

比如世子的仆人老黄,胆小好色、奸诈油滑,其实重情重义,是隐世高手,人称“剑九黄”。

陪世子游历江湖三年后,他解开了三十年前战败的心结,出发前去武帝城挑战曾经的对手,最后战败而死。

“我以我命为拜帖,恭迎少爷入江湖”。

老黄的死加速了世子的成长。

这部剧该快的地方不快,不该快的地方它快起来了。

为了快速推进剧情,老黄还没离开王府,就开始插叙黑白回忆片段,渲染暗示悲剧结局,导致剧情走向毫无悬念。

配角都在为世子的逆袭铺路,鲜少有自己的人物弧光。

像被操纵的木偶,自己做的事,是被谁指使都不知道。

文戏和武戏一样差劲,剧中的权谋如同儿戏。

因为北椋王权势太大,对家太多,世子多年来以纨绔放荡的形象欺瞒天下人,以求韬光养晦。

但电视剧就差没把聪明写在他脸上了。

为了衬托世子的运筹帷幄,反派智商为零。

前几集的剧情一句话概括:刺杀——失败——刺杀——又失败——又刺杀——还是失败。

三次刺杀中,有两次派的刺客连武功都不会。

分别是一个弱女子和一个书生。

这不是送人头是干嘛?

哪来的权谋可言?

《雪中悍刀行》原著有宏大的世界观,朝堂与江湖、英雄与平民、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既有侠义心,也有人世情。

江湖是一张珠帘。

大人物小人物,是珠子,大故事小故事,是串线。

情义二字,则是那些珠子的精气神。

但剧方延续了《庆余年》式的“轻喜剧”拍法。

消解了厚重内敛的精气神。

叙事浅显外放。

刻画人物笔力苍白。

表现世子的纨绔就是他一直自称“天下第一纨绔”。

有没有人能跟他说一声,这样真的很尴尬。

就不能通过具体事件或者第三者之口来表现吗?

其它槽点,例如开了护眼模式的“绿镜”。

慢到令人发指的节奏,八九集主线还没铺开。

一一列举能凑篇万字论文了。

导演解释说是在培养观众的耐心。

自己拍的烂还怪观众“没耐心”?

活了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

真的emo了,最近接二连三被伤到,难不成低分剧也要冲年底kpi吗?

希望这是今年最后一部糟心的剧,但愿明年的国产剧可以善待观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