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肠胃易犯节日病 医生教你打好节日“保胃”战

三水中医院
+订阅

临近年末,大家好吃好喝的机会增多,加上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难得好好休息,令我们的胃饱受折磨,无胃病者也许会出现胃病,有胃病者更会“雪上加霜”。12月17日,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举办治未病健康教育讲座,本次邀请脑病科主任刘锡坚副主任中医师以打好节日“保胃”战为主题,顺应时节向市民介绍了有关养胃的话题,并解读一些饮食和运动方法。

中国胃病调查报告中显示肠胃病患者就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而且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结构改变的背景下,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节日里,各种活动逐渐增多,刘锡坚表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大吃大喝、酒肉无度、熬夜通宵,餐无定时、冷饮不节,饮食辛辣等都容易引发慢性胃炎的发病。

胃病表现的症状有疼痛,恶心,无食欲,上腹胀或早饱,嗳气、反酸,消瘦、舌炎、腹泻,口味异常,贫血等,刘锡坚提别提醒,症状的严重程度并非等于胃病严重的程度,不要认为症状比较轻就拒绝就医,慢性胃炎难以自愈,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转为萎缩性胃炎,甚至变成癌症前期。

很多人都知道胃病需“三分治七分养”。饮食调养是最直接的养胃方法,也可以说是养胃的重中之重。对于怎么吃?

刘锡坚提出4点建议

1、宜少宜精。每餐饮食量要少,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

2、宜温宜洁。食物温度要温暖适宜,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饮食。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烹饪食物时也应该注意清洁卫生。

3、宜鲜宜淡。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少吃糯米制食物、豆类和薯类、腌制食物、油炸食物、生冷水果、烟酒浓茶等。

4、宜软宜缓。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饪时要蒸煮熟透,少吃烘焙、烧烤、质硬的食物,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推荐两款养胃膳食:

晚餐养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1.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2.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

3.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姜枣饮‍

材料用法:生姜3片,法半夏6g,红枣2个,煎水饮用即可。每日饮用 连续 一个月可见效。

功效:健脾胃,散虚寒。适用于脾胃虚寒型的胃病,症见疲倦乏力、上腹隐痛、食后饱胀、嗳气、大便溏薄及舌质淡胖者。

刘锡坚建议有胃病的患者不要过度紧张,应当保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嘱治疗之余,平时可以注意改变饮食习惯、三餐规律、加强锻炼,在增加身体抵抗力的同时,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释放压力。最后他现场示范了肠胃按摩操和穴位保健法,加深了大家对胃部保健的了解,学习到正确的日常健胃方式,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作者:党政办公室 李永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