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丨专!精!特!新!中肿后勤有绝招~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订阅

近三年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总务处联合职能部门教职工第四党支部,通过后勤MDT模式,组成由强带弱、以老带新的互助小组,共同探索PDCA管理案例。今年,总务处在各项案例评比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总务处在各项评比中取得亮眼成绩

为了更好地分享成功经验,2021年12月9日下午,中心总务处联合职能部门教职工第四党支部举办“专精特新案例秀”。活动在越秀院区主会场、黄埔院区分会场同步直播。总务处业务骨干分享工作经典案例,推动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促进后勤保障工作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徐瑞华院长、何韵副书记、曾木圣副院长、彭望清副院长、刘卓炜副院长、院外嘉宾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总务处管理人员等100余人参会。

中心领导听取案例分享

陆卫红处长致辞、罗小瑜副科长、庄瑜和赵俊凯老师主持

会上,徐瑞华院长充分肯定了总务处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中心的成功不仅是医教研的成功,同时也是管理的成功,而管理的成功离不开总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管理艺术的用心探索和研究。徐瑞华院长结合中心的同心文化、幸福文化和奋斗文化,鼓励大家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后勤管理体系,为实现世界一流肿瘤中心的目标而奋斗。

案例分享围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个主题展开。

“专业化”

专业化管理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质量完成工作的首要前提,来自物流科的邱晶青、基建科的麦志文、新院区建设办公室的宋鉴学三位老师介绍了如何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做到更高、更快、更强。

邱晶青老师以《基于卫生技术评估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如何将卫生技术评估嵌入到耗材管理体系,从而做到科学管理。在案例中,她还分享了如何做工作中的学习者、有心人、同行者和坚守人。

麦志文老师以《磁共振机房建设工程项目经验分享》为题,通过两间MR机房提前25天完成建设的成功案例,介绍了利用后勤MDT管理模式,通过指导设计和提前干预等方法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从而减少患者排队时间。

宋鉴学老师以《点滴积累方有为,重视复盘筑精细》为题,通过越秀院区1号楼加建电梯项目的案例申报经验,分享了案例申报中的六个实用技巧,通过特色题目、突出矛盾、引起共鸣、数据说话、鲜明对比和类比拓展的方式展现优秀成果。

刘卓炜副院长对“专业化”主题的案例分享进行点评。他表示,三个项目有很多的经验值得借鉴,以医用耗材管理为例,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对医疗费用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耗材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运用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用耗材,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压力,这是设备、耗材管理与国际对接的过程,也是中心向世界一流迈进的过程。

“精细化”

专业化管理可以为后勤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管理模式落地时涉及到的琐碎问题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来逐步落实。保卫科的姚世海、物管科的肖佑升、物流科的汪闻扬三位老师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姚世海老师从危险化学品及毒麻精药品的管理现状入手,介绍了在危化品管理中做深做细的必要性。同时,他分享了案例申报过程中,应注意标题新颖、结构清晰,并且尽可能地展示案例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肖佑升老师介绍了中肿的“厕所革命”,既有改造设备设施的专业性,也有落实管理效果的精细化,既有特色产品的运用,又有全新系统的开发,在中心物业管理工作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汪闻扬老师聚焦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以“品管圈”的十大步骤优化物资收发流程,提高物资验收效率及工作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做事实的公证人、做标准的执行人才能做好工作,打好案例申报的基础。

何韵副书记对“精细化”管理主题的案例进行点评。他表示,各位分享的同事敢想、能说、会做,善于“运作”与“操作”,善于梳理总结、凝练经验,善于运用理论来指导日常的后勤管理工作。最后,何韵副书记运用“六有”——开展工作有声有色、案例呈现有滋有味、行政团队有为有位进行总结。

特色化

后勤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但不能照本宣科,需要根据中心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建设,基建科蔡天才、新院区建设办公室温俊老师就此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蔡天才老师以《责任与担当——分享电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经验感悟》为题,将管理的科学性与人的能动性相结合,分享了“责任心是魂,标准化是本,执行力是基”的感悟,他认为三者合一才能保证项目安全。

温俊老师以《智能建造助力科研平台倍增腾飞》为题,围绕中心建设项目、设计跨部门同步协作流程、严控各节点同步率进行分享。他谈到,在案例评选中,要借用高频词紧扣命题,评选结束后向优秀案例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点基建办刘阳萍副处长对中心的特色化管理成果进行点评,她表示,中肿的同事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改进目标明确,数据收集详实、展示条理清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同行们学习借鉴。

新颖化

中心后勤管理团队持续为中心引入先进的技术,物管科严玉朋、设备科龚国丽老师分享了他们在“新颖化”主题中的经验。

严玉朋老师讲述了他参与中心建设广东省首个信息化技术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平台的经历,分享了利用新兴技术、差异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他表示,在案例分享中,运用差异化思维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从而在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

龚国丽老师以《创新应用BPR方法“迁移学习”优化运维管理》为题,介绍了如何快速全面地在工作中用新技术取代旧技术,取得目标流程的最优化方案。

最后,何韵副书记、彭望清副院长、陆卫红处长、曹蔚玮主任、刘阳萍副处长为优秀讲者颁奖。

彭望清副院长总结到,后勤服务工作不仅要会做,还要会写、会说,不仅要端正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还要提高服务理念和专业特色。在优秀案例的编写上要注意:主题鲜明,找准切入点;有引人入胜的好标题,建立清晰明了的结构;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用恰当的管理工具,优化展示效果。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留痕、思考,善于梳理、总结、提炼,不断地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接下来,总务处还将举办“晓规•明理 新规知识考核及竞赛”等相关活动,让我们一起期待!

文/总务处、职能部门教职工第四党支部

编辑/肖莹、赵现廷

审核/张宁、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