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21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在线上召开,合作伙伴、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研发商MINIEYE也在会上首次公布了面向L2+/L2++场景开发的iPilot智能领航辅助量产方案。该方案基于华为MDC 6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开发,目前已获得包括造车新势力与传统主机厂在内的2家汽车客户项目定点。
在传感器配置方面,iPilot方案采用了“7V5R2L”组合,即7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以及2颗激光雷达,其中前视方向为两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为96线。目前,iPilot方案的应用场景覆盖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结构化道路和城区道路,支持AEB、ACC、TJA、ICA、HWP等多种智能驾驶系统功能。据MINIEYE介绍,该方案定点的其中一款车型为新能源轿跑,并将于明年三季度量产交付。
MDC 610
MINIEYE坚持渐进式路线,研发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L0-L2领域,MINIEYE已获得新造车势力、一汽、吉利、上汽、比亚迪、江西五十铃、东风、柳汽等主机厂客户,2021年预计出货量达到40万台。
MINIEYE 创始人及CEO刘国清判断,由于特斯拉等新造车势力的影响和市场需求增加,L2+/L2++级别智能驾驶功能将成为未来3-5年内的主流需求,同时这也是MINIEYE深耕的重要领域。据刘国清介绍,目前MINIEYE共取得了4个L2+/L2++级别的量产项目,车型包括轿车、轿跑、SUV,覆盖新能源与燃油车。
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上,其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也重塑了汽车产业链的格局:从原来的垂直结构变为网状结构;主机厂、Tier1、Tier2从原来层次分明的结构,转变为协同开发。刘国清认为,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MINIEYE将与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
【记者】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