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党员干部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自始至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毫不松懈抓实抓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争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巩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成果。
中心制定了《阳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防控制专家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收集、报告、分析及调查处理等工作,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评估效果等。同时,成立了现场流调处理组、疫情信息组、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组和宣教组等应急工作组。
中心按“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抓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贮备工作,确保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乳胶手套、鞋套、消毒药品、消毒器械等各类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贮存量达高峰期一个月以上。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反复举办全体应急队员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治知识培训班,进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演练,对应急队员要求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在上级和珠海市帮扶阳春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请珠海帮扶资金450万元,用来购买移动PCR实验室及配套应急指挥车、流调车、消杀车各一辆,大大增强了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核酸检测能力和现场调查处置能力。
中心充分发挥流行病学技术专长,每天安排专人收集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及疫情发生地来阳春人员健康监测和调查的数据,不定期组织召开中心领导班子与疫情防控专家组联席会议,对所掌握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科学研判,及时向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出防控建议,积极当好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技术参谋。
中心派出应急防疫队员不分昼夜,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对外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处置,按上级要求和当事人身体状况,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采取集中隔离观察措施,对重点人群采取居家隔离观察措施,对重点场所进行消毒。派出专家组到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行技术指导。切实加强流调队伍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流调人员应急能力。今年1月18日,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需求,增加抽调人员,重新组建了5支流调、消杀队伍,并开展了3次培训演练,重点提高新冠疫情应急、流行病学调查、鼻咽拭子核酸采样、标本运输、疫点消毒和疫情调查报告撰写等能力。
中心切实加强重点场所外环境及人员监测,对进口冷链冷库、市场、超市、餐饮、隔离点、哨点医院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和食品进行新冠病毒采样监测。对学校、幼儿园、市场、电影院、企业、酒店、农贸市场、超市、物流、冷冻食品、健康管理所等重点场所进行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调查处置及涉疫人员排查追踪管理工作,至12月17日,报告1例新型冠状病毒复阳病例,对11类重点场所行业人员进行新冠肺炎常态化监测,共采集重点场所行业人员咽拭子标本1004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年共处理涉疫事件73起,排查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12人,调查甄别次密切接触者348人,调查甄别重点人群1910人,采集涉疫场所外环境标本902份。
中心认真组织实施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于2020年12月9日开始,对全市六类重点人群及普通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采取加强培训和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大型临时接种点等有力措施,并充分调动专班人员积极性,夜以继日连续加班几个月,快速完成疫苗接收、扫码入库、分配与配送、数据统计等,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接种任务。至今年12月19日,全市共接种3岁以上各类人群1445257剂次,其中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分别为692860剂次、678339剂次,48931剂次;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13037剂次,第二针2305剂次;CHO新冠疫苗第一针3756剂次,第二针3480剂次,第三针2549剂次。
中心十分注重在公众健康教育宣传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引导公众正确科学对待疫情,做好家居消毒和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发放各类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资料5万多份,同时编发微信公众号消息20多期,努力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和应对新冠肺炎的个人防护技能。先后派出3名卫技人员支援广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培训业务人员300多人,对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集中隔离点、超市、商场、酒店、社区、企业等进行技术指导1200多间次,出动应急队员1300多人次,消毒面积10万多平方米,及时调查处置新冠肺炎相关疫情事件73起。同时,做好市“两会”、首届鸡笼顶杜鹃花节及全市中考、高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成人高考等大型活动会议的新冠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实现了全市无新冠肺炎病例报告。(图/文 余业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