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消息称,日前,受市政府委托,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朝晖在珠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作《关于珠海市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这是该局首次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截至2020年底,珠海全市土地面积为172,499.78公顷,土地开发强度23.79%,土地资源总体稳定。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59等,耕地质量等级良好。全市持证生产的矿产资源3种(海砂、矿泉水、地热),矿区8处。全市湿地面积9,186.37公顷。全市森林总面积50,324.23公顷,森林覆盖率32.21%。全市水资源总量166,600万立方米,供水量55,623万立方米,大中型水库蓄水量5,832万立方米。全市5个省控水库考核点为Ⅱ类,水质良好。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达标率100%。全市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605,000公顷,海岛262个,其中有居民海岛10个,无居民海岛252个。全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55种,维管植物1,462种。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种,全市现存古树名木1,638株。重点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0年,珠海各类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成效显著。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大格局的森林生态网络,陆海国土空间统筹管理,加强“绿水青山一张图”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
二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严格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耕地保有量任务49.5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9.25万亩,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4,387万余元。
三是优化矿产资源管理。高标准编制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加快推动斗门白蕉冲口、高栏港经济区马骝头、大岩口回填用砂石粘土矿采矿权公开挂牌出让,保障砂石土资源供应。做好海砂开采市场化出让,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用砂需求。
四是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完成696公顷森林碳汇工程、9处乡村绿化美化工程、1,479公顷中幼林抚育工程、193.87公顷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全市完成人工造林93.73公顷、残次林改造86.73公顷、人工更新森林72公顷。
五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河湖“五清”“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共清理全市河流长度1,243公里,投入经费3,422万元;清淤河道129条,清淤长度265公里;完成452个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完成“四乱”问题整治437宗。完成全市22条河道(涌渠)、256公里及6个湖泊的河湖划界工作。
六是完成海洋督察整治,统筹全市国家海洋督察问题整改,全面完成近海水域乱象整治工作。盗挖砂石和非法养殖乱象得到根本遏制。
七是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完成矿山治理复绿面积7公顷,修复滨海湿地551公顷,修复海岸线2.03公里。
【记者】何丽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