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东莞大朗镇发现首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2月19日上午,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视频部署会召开,强调要坚决将疫情阻挡在校园之外。
为更好地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老师加强教学服务和学科帮扶,保障大朗镇初中学段的线上、线下教学有序开展,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
分类推进、及时部署
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案
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教育局迅速组织成立了市、镇两级教学保障领导小组,指导各类学校开展信息化线上教学,指导各类学校做好教育教学有关安排,并制定了《东莞市中小学疫情期间居家学生线上教育指引》。
一方面,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学校成立校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引导学校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成果,最大程度地保障学校网络教学的正常进行。
例如大朗中学就联动所有校内校外教师集思广益,运用互联网主动打破距离的障碍,最终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而大朗东明学校则建立了“线上教育”钉钉课堂,按“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并实施,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另一方面,市教育局教研室还引导学校和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具体教学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不宜简单地选择一种方式就执行到底,而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温馨提示家长们督促孩子不得使用“拍照搜题”等惰化思维能力、影响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信息化应用方式方法。
在大朗佳美实验学校,在校学生除了完成基础学科的学习外,还有音乐、美术、趣味实验等课程,晚上老师们还会组织学生观看积极有益的电影,既放松心情,又收益颇丰。
而在大朗启东学校,则在开展正常线下、线上教学双保障、学生线下自学和在线辅导答疑等工作外,还开展了“爱国教育”“阅读”等课程,既加强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指导,也注重学生加强品格修养、体育锻炼、艺术熏陶和劳动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充分调研、加强帮扶
“速度”“温度”两不误
根据市教研室的指导、部署,大朗镇行动迅速,在镇兼职教研员们的统筹安排下,全镇建立各学校的“战疫团队”群,调查各校各级教学进度、后期教学计划、需要市教研室提供支援帮助的内容等,及时反馈给教研室相应初中学科教研员,由教研员做出进一步的指导和安排。
市各学科教研员则通过网络教研等途径,加强对学校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研发导学案、直播教学、应用慕课、设计作业、开发微课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基于精准化的需求,采取定制式的帮扶模式,组织全市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大朗镇公民办学校。
“疫情阻碍了我们正常的教学工作,正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市教育局特意制定了教学帮扶方案。”大朗东明学校的老师说,“光明学校的杨欢老师向我了解目前的教学进度,并主动与我分享现有的教学资源,精心整理的资料是我们教学上的一大助力,更是初三学子的知识养分。”
在大朗一中,来自东华初级中学、松山湖实验中学的老师同样毫无私心、细致周到。大朗一中老师表示,疫情中的教学工作是辛苦的,但那些帮助与温暖,也会是大家持续走下去的动力。
同时,此次教研帮扶工作是在大朗镇出现疫情和“双减”及“六项管理”的背景下开展,各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人群、不同学科精准分类推进。市、镇两级教研员还从线上教学的规划设计、方式调整、难度控制、讲练结合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进一步推荐更多的国家、省、市公共教育资源平台的教育资源,用于各校实时教学和布置任务。
【记者】于羽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