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时常会听到关于职业病的讨论,但在这些言论中不难发现许多人对职业病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职业病是什么?职业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例如大家熟知的煤矿工人罹患的煤工尘肺是职业病,家庭装修工人在处理各类石材过程中常常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所患的尘肺病也属于职业病。
大家会习惯性的把颈肩腰腿痛、“鼠标手”、干眼症等称为白领的“职业病”,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卫生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疾病才属于职业病。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含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10类132种职业病。具体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包括尘肺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
二、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
有些人以为,只有生产安全事故中导致的伤亡才属于工伤,其实不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属于工伤。职业病的诊断结论主要是对劳动者所患疾病与职业活动中所接触的有毒有害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判定,关乎患者能否享受相应的待遇,是患者获得工伤保险、民事责任赔偿的客观依据。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已经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三、如何预防职业病?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99.4万例,并且这一数字每年都在不断升高。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劳动者在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的安全。
以尘肺病为例,尘肺病是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才会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尘肺病晚期患者,会出现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如胸闷、气短。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电焊烟尘、滑石尘等都可能引发尘肺病。尘肺病预防,控制尘源防尘降尘是根本,可以通过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湿式作业;密闭产尘管线或场所;抽风、除尘;佩戴安全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等方法做到。同时也要对劳动者进行定期的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尘肺病是一种无法治愈却可以完全预防的疾病。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请接触粉尘的工人遵守防尘操作规程,落实各项防尘措施,正确佩戴防尘用品。
职业病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不只存在在新闻中,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供稿 健康管理中心张丽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