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实验中学:让诗意栖居幸福校园

佛山大课堂
+订阅

书香校园,诗词相伴。近日,以“幸福南实,诗意盎然”为主题的南海实验中学(下称“南实”)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精彩上演。经过一番激烈角逐,216班的彭诗莹在飞花令环节中胜出,勇夺“诗魁”称号。

“本届大赛在传承的基础进行创新,集团一校四区学生参加百人团,题型设计上还增加元曲、杂剧等,题型上注重跨学科融合。”南实副校长雷波表示,六年来,南实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筑“幸福1+N”的教育体系,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经典诗词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助力学生终身发展。南海实验中学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现场。校方供图  通讯员 南海实验中学 供图

南海实验中学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现场。校方供图  通讯员 南海实验中学 供图

激烈比拼

飞花令决出新晋“诗魁”

南实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分为个人追逐赛、三甲对抗赛和诗魁争霸赛三个环节。题目类型依次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飞花令。所有题目一如既往保持原创,由南实语文老师精心命制。南实四校区学子组成的百人团严阵以待,五名选手风度翩翩依次上台,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热爱。

经过第一轮个人追逐赛的诗词大比拼,315班胡淇悦和216班彭诗莹两位同学顺利晋级。与此同时,301班徐浩彬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三名选手在三甲对抗赛中上演知识与速度的比拼,为争夺“诗魁争霸赛”的两大席位做准备。

经过16道抢答题——逆向思维题、偏旁线索题、汉字线索题、情境线索题、图片线索题和矩阵线索题的激烈作答,彭诗莹和徐浩彬晋级到最后的“诗魁争霸赛”。

“将进酒,杯莫停”“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彭诗莹在以“酒”为关键词的飞花令环节中胜出,勇夺南实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摘取“诗魁”称号。

“对于这个结果我感到很意外,心里激动万分。我去年也参加过比赛,曾就读的南海实验小学每年都会举行诗词大会,让我的心里埋下了诗词的种子。比赛前我的室友每天都会陪我玩飞花令,很感谢她们。拿到‘诗魁’会让我在学习和诗词积累上更加坚定自己的热爱,促使我在诗词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彭诗莹说。

本届诗词大会由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南海实验中学承办。雷波表示,南实尊重教学规律,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诗词大会本身也是一次全校教学团队跨学科合作的成果。除了诗词大会,南实还有体艺节、器乐节等,在“幸福1+N”的教育体系下,以丰富的活动培育学生的气质,丰盈他们的校园生活。

题型创新

跨学科融合培养核心素养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诗词大会进行了题型创新,注重诗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赛和选拔赛内容由唐诗宋词扩展到元曲、杂剧,例如《西厢记》《窦娥冤》中的精彩语句。

此外,比赛在“三甲对抗赛”环节增设情境线索题,加大了跨学科融合题,将诗词与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融合。如诗词与数学九宫格、数独融合的矩阵线索题,用诗词解释物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等。

“跨学科融合的题型可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让诗词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这样发散式融合极大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拓展学习诗词的广度和宽度。”南实教研处副主任管德欣说。

庞大的原创比赛题型背后,体现南实整个教学科组的强大教研实力。这样的尖兵教研队伍是如何打造的?管德欣介绍,这主要离不来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后“青蓝工程”的培育,开好科组和年级备课组两个会议,打好名师工作室、读书节、南实中国诗词大会三大品牌。

“我们的名师工作室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中考原创题比赛’‘同课异构教学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以赛促研、以赛促青年教师的成长活动。语文科组也积极开展读书节活动以及每天收看中央新闻联播、阅读等级考核、与父母同读一本书、创办校刊《百花园》、经典电影配音等活动。通过从诵读诗词、品味诗词、到课间玩转飞花令、再到一年一度南实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希望不断做强南实中国诗词大会的品牌。”管德欣说。

在紧张的比赛中,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海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南海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孙宏三位重磅嘉宾坐镇,在问答题中“穿针引线”,向学子拓展题目相关知识,时而讲解诗词句中出现的地名、历史典故,感叹美好诗词装点祖国大好河山;时而揭秘伟大诗人品茶、读书的爱好,拉近古今之距,更增一分读诗品词的趣味。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南实还在比赛前夕特邀张海鸥教授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苏轼诗词中的人生智慧”的文学艺术盛宴。

“这是我第二次来南实诗词大会当评委,南实把读诗词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不容易,学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未来老师们也可以开一点选修课,通过各类活动和课程更好地开展中国诗词文化教育。”张海鸥说。

一校四区

集团小学部首秀百人团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活动由一校四区共同参与。经过南实本部、映月校区初中部、实小校区及桂外校区的重重选拔,从数千余名学子当中过关斩将进入百人团成员队伍当中,南实桂外校区607班焦淇圆就是其中一位。

“我对南实诗词大会早有耳闻,很荣幸能够参加本届的百人团,真正领略了高手如云的氛围,目睹选手们满腹经纶的风采。”焦淇圆说,参加比赛是一个陶冶情操、提升个人水平的宝贵机会。未来将会坚持热爱,体会诗词当中细腻的感情和家国情怀,提高个人涵养,在热爱领域越走越远。

集团小学部此次虽是首秀百人团,但诗词大会在南实小学部基本每年都会开展。南实副校长、南实桂外校区负责人张洪伟介绍,为更好地进行九年一贯制培养,集团在顶层设计上对诗词文化进行逐年级渗透,一二年级开展诗词朗诵比赛,三四年级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

“学校会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设置活动的难易程度,希望在这种良好诗词环境的熏陶下,能让他们更好地衔接初中生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下,学校留出了更多时间让孩子们阅读,同时在趣味数学、综合实践等各方面跟初中部也有全方位的衔接。”南实副校长、南实实小校区负责人冯宇说。

在比赛最后,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北京大学博士、优秀毕业生陈更与三届诗魁同登舞台,开展以“颜色”为主题的超级飞花令,你来我往、酣畅淋漓的飞花令比拼,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蓬勃的少年比拼飞花令的热情和能力都不可小觑。参加了南实两届诗词大会,可以看到学校在挖掘诗词教学的广义和含义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切实践行诗教和素质教育。我觉得这才是最接近本质的教育,我很感动。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宋词诵读中尽可能了解历史背景、诗人的性情,从诗歌中汲取成长的营养,成为更好的自己。”陈更说。

从诗词大会出发,南实师生也在往更高的舞台冲刺。今年10月份,南实年轻教师林清惠和316班的孙扬一同参加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东莞站海选。

孙扬参加过南实三届诗词大会,并且在去年从百人团中突围而出,夺得亚军。在他看来,诗词本身很有趣,自己也很喜欢以诗会友,在与他人的竞技中感受快乐。

“诗词已经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了,国学热已经在校园兴起。在为期半个多月的比赛里,南实校园充满诗意,每次在校道走过听到同学们嘴里吟诵着诗词,都让我很是感动。身为教师参加选拔是希望可以有更多历练提升的机会,同时在教学上我也会积极组织班级的诗词大会等,通过不同形式不断激发学生们对诗词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成人成才。”林清惠说。

【撰文】王雅铄 秦芳 吕嘉欣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