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下腰,挥着小锄头,“哇,这里有!”“我这个更大!”“我这儿更多”……冬日里,正是马蹄丰收的季节,蹲点记者行走在罗定市围底镇泗和村白沙头的田间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挖马蹄。翻土机一驶过,厚厚的土层被翻开,露出紫黑色的马蹄表面,村民再用小锄头把马蹄从泥土里撬出来,装进小桶里,很快就装满了一大麻袋马蹄。
围底镇紧紧依靠农村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今年年初围底镇引进了马蹄规模化种植项目,在泗和村、杨村村300多户群众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将土地向外租借流转,总面积约400亩,全部用于种植马蹄。 “通过合作社把村里的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进行规模化经营,然后再返聘村民到自家田里打工,既有流转收入,又有打工收入,让一片田地产出双份‘收成’。”泗和村党支部书记陈秋明告诉记者,泗和村的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见到实效,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增长。
现在刚好是马蹄上市的时节,也是农闲时节,聘请村民前来务工采挖,这样既可以在春节前完成全部马蹄的采挖,也可以带动村民增收。“以前种植水稻、瓜菜等农作物,收益都不高,想不到这次将土地流转出去种马蹄,收入一下子就增加到每亩一千多元,围底镇政府、泗和村委协调帮助我们发展这个项目,真是一个富民好项目。”刚打完称收到款项的陈阿姨微笑着说。
从广州过来的承包经营户冯老板说,“这里土地平整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民风也淳朴,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再加上这里的水质土质种出来的马蹄品质好,产量高。”看着丰收的马蹄,老板脸上挂满了笑容。据介绍,由于这里产的马蹄具有个头大、水分足、品相好、清甜、脆口的特点,很受市场欢迎,所以市场价格比较高一些,利润能达到每亩1000元,总产量预计超过120万斤。冯老板还表示,有这么好的效益,计划明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200亩。
据了解,围底镇将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方向,大力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量体裁衣”引进农业种养项目,着力打造规模化连片种养基地,促进农业生产向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来源 | 谭笑德、黄龙
编辑制作 | 黄译仪
统筹策划 | 吕健新
检查校对 | 吴颖婕、李漫
监督审核 | 马朝辉、廖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