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镇多措并举创建“岭南标杆警务室”

塘厦政法
+订阅

近年来,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塘厦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第二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组织动员基层公安派出所、警务室、公安民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础实”守护“百姓安”,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主动排查矛盾、防范化解风险源头,探索出创建“岭南标杆警务室”新路子,有力维护了一方稳定,保卫了一方平安。继石鼓警务室获评广东省“岭南标杆警务室”之后,今年林村警务室又被命名为“岭南标杆警务室”,社区民警邹维获评“岭南百佳社区民警”称号。

一、全力推动警务前移,狠抓基础工作

林村警务室管辖范围约23.6平方公里,是塘厦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流动人口约有13.3万人。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林村警务室坚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开展基层基础建设“1+10”系列工作,树立“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目标明确,强抓落实意识,强调“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社区全年新增“慧眼”视频486个,进一步提升了辖区视频监控覆盖率。

为防范电信诈骗,警务室建立了电诈警情“日分析、周研判、月总结”制度。延伸工作角,采取错时工作制,走街串巷、入户入厂,实现辖区防诈宣传每季度覆盖一次,效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二、倾力压警情、降发案,狠抓安全感、满意度

每周召开社区警情会议,专题研究警情压降工作,开展谋划举措、商讨对策、打防并举、多管齐下,全面强化巡逻防控、辖区管控、宣传主导等工作。

经过一年的奋战,林村社区的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两抢类、盗窃类警情均同比下降67%,其它类警情同比下降37%,全年总警情下降30%,实现了年初辖区制定的“压警情、降发案”工作目标。

三、广泛发动群众、凝聚人心,壮大警务合力

警务室充分调动群众力量,组建了出租屋二手房东、商铺店主、企业负责人等宣传队伍,充分发动社区群众参与到警务工作中来,2020年初警务室率先创立了由社区志愿者队伍组建的“林村木棉花莞邑联防队”。

通过不定期组织“联防队”开展警务互动等活动,至2021年初,林村警务室组建了约3000名“木棉花”义警队伍,大大增强了社区警务力量,让群众融入社区警务工作,为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取得了更多合力。

四、深入“走”进民心 ,全面“访”出民意

为提升社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警务室开展入户、沿街商铺“大走访”活动,用脚步丈量社区,形成了一套暖民心、聚民意的新思路,真真切切建成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警务室”。

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热点的治安问题,拉近警民距离,争取更多的群众认可,使社区警务工作的效能大大提升。一年来,警务室共收集群众意见及建议100余条,解答群众疑问90余条。

五、牢牢把握“病根”,多方联动化解“怨气”

近年来,人们观念更新快,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贫富悬殊等因素导致群体性心态失衡加剧;生活中,相邻关系、家长里短、工资拖欠等原因都会引发矛盾纠纷。为破解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瓶颈”,警务室逐步探索出一条矛盾纠纷化解新方法。

警务室抓住矛盾的本质和根源,有针对性的邀请村组等相关单位人员共同参加,在完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多方联动协调,组成调解员队伍,通过法律政策讲解、思想情绪疏导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调处,使“怒目”变“和睦”、“怨气”变“和气”。

社区全年排查列为治安重点人员6人,化解不稳定因素9起,特别是租户诉求减免租金、御城工地、赣深高铁、和域公司劳资纠纷以及星河时代电梯加装空调事件,均在警务室同社区两委干部共同努力下成功稳控,无一起留下“后遗症”,保证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接下来,塘厦将继续充分发挥辖区石鼓警务室、林村警务室2个“岭南标杆警务室”的示范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岭南标杆警务室”创建工作,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防一方风险,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