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进行时丨人大代表来了!为疏堵保畅工作建言支招

中山交警
+订阅

12月1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员会专职主委路铭等十名市人大代表现场视察主城区长江北路紫园对开、兰桂路/槎南路口、南下新码头等交通拥堵及改善情况,随后还与中山公安交警相关人员、媒体开展座谈,提出了各自的改善建议,并对兰桂路/槎南路口、南下新码头等路口、路段的改造举措给予肯定。

多重因素导致我市交通拥堵

由于我市机动车数量剧增,公路里程增速缓慢,造成了车和路的“供需”矛盾,路少车多、干道路网承载量严重不足。截至11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68万辆,近十年年增长率达到8.46%,另有外地牌照摩托车约70万辆,电动自行车约120万辆,汽车千人拥有率为304辆,排名全省第三,而全市城市道路里程仅有3459.5公里,全省倒数第一,加上全市在建占道施工项目343个,目前在建占道施工项目53个,对通行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南外环等主干道路中断、长江路、博爱路通行能力下降,其中南外环封闭施工造成博爱路交通量剧增近80%,拥堵出现从工作日向节假日蔓延的趋势。而坦洲快线的开通,大量车流快速汇入主城区,导致城桂路、起湾道、博爱路和金字山隧道附近片区拥堵加剧,部分学校周末集中放学、返校车流聚集,加重了周边路段的交通压力。

此外,全市共有645个交通信号控制路口,主要集中在主城区,镇街交通信号联网比例不足17.2%,严重影响通行效率。

主城区11月份至今,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为1.77,平均车速为26公里/小时,属于轻度拥堵。201条主干道,处于基本畅通的有139条、基本畅通率为69.15%;处于轻度拥堵41条(环比持平),占比20.39%;中度拥堵21条,占比10.44%,全市交通运行状态基本畅通,但早高峰交通运行呈“轻度拥堵”状态,晚高峰呈“中度拥堵状态”,尤其是受南外环施工中断、105国道、博爱一路占道施工影响,博爱路、长江路、北外环、105国道较为拥堵。

治理4个拥堵节点

打通5个交通微循环初显成效

为缓解全市交通压力、

应对市政道路大面积施工等交通问题,

近两年来,

中山公安交警不断发力,

先后采取多项举措以缓解交通拥堵。

1

通过建设应用“互联网+智慧交通”,实现主城区199个主要红绿灯路口实现智慧信号配时,配套完善电子监控设备,升级改造电子警察设备等,有力提升重要路口通行效率。

2

在城区主次干道增设、完善各类交通标志1033块,翻新施划交通标线41223平方米,有力规范了行车秩序,同时大力优化学校、医院、商圈等热点区域、拥堵点段交通组织,目前共在主城区设置18个交通微循环,对京华商圈、大信商圈、人民医院等大型片区实施区域交通优化组织。

3

专门组建交警铁骑专业疏堵保畅,通过全面推广智慧交通“最强大脑”+交警铁骑“最快双腿”治堵模式,“空中、地面、智慧交通”三位一体疏堵保畅,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大幅提升。

针对近期出现的新情况,

12月初,中山公安交警

还有针对性疏堵保畅“十大举措”。

包括调整改善勤务机制、优化交通组织策略、统筹区域交通组织、调优智慧灯控系统、科学疏导交通流量、快速处置交通应急事件、实施精准交通诱导、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智慧接处警、扩建交警铁骑队伍等。

12月份以来,

还先后完成了

多个拥堵节点治理任务。

先后完成了105国道沙朗立交段等4个拥堵节点治理任务;实施了人民医院周边道路等5个已经交通微循环;完成了悦来中路等20条道路共705个停车位清除工作;对24个路口进行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12月16日还对博爱二路/沙岗立交桥西侧和南江路首推“拉链式”通行。

同时,以北部镇街交通改善为重点,研究制定北部三镇红绿灯建设方案,谋划推动北部街设置货运通道;对全市交通拥堵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形成了《全市交通拥堵改善建议报告》。

另外,

主城区目前早晚高峰警力

从132人进一步增加到196人,

固定疏导点位从105个增加到138个,

开启 “定点+滚动”勤务,

科学部署警力,精准疏导,

强力疏堵保畅。

通过实施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市交通秩序有所好转,特别是市民群众最关心的长江路、博爱路六路、兰桂路拥堵指数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博爱路六路下降20%,兰桂路下降10.9%,长江路下降2.5%,北部南三公路、东阜公路和105国道等主要干道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程序缓解,全市疏堵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

人大代表现场视察拥堵路段

为加强交通管理工作,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疏堵保畅意见和建议,12月17日,市公安局邀请10名市人大代表,现场视察交通疏堵保畅工作,同时邀请省市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当天上午

人大代表及媒体记者先后视察了长江路-博爱路北出口紫园路段对开路段等三个交通拥堵节点以及已经改造好的兰桂路/槎南路口、南下新码头两个路口路段。

据了解,长江路-博爱路北出口紫园路段早晚高峰期本身交通流量大,特别是南外环封闭施工后,博爱七路东往北右转的车辆从每小时685辆上升到1253辆,导致北出口道交通量剧增,但车道数却从4车道逐步收窄至2车道,形成交通瓶颈点,加上主辅道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即主道出辅道出口前方一百米的位置为辅道的入口,进出主道的车流形成了冲突点,从而加剧了辅道的拥堵。

长江路-博爱路北进口拥堵的主要原因除了长江路往远洋城方向的车流量大以外,快速公交还挤占了一条车道,造成道路通行资源紧张,加上南外环封闭施工后,长江路北往东左转的车流量从每小时420辆上升到1013辆。还有一个原因同样是设计的不合理,即主辅道出入口设置造成进主道的车辆和出辅道的车流交织。

对于上述路段的拥堵情况,

中山公安交警目前已经制定相关改善方案,

并将尽快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改造。

人大代表、媒体记者随后视察、体验的兰桂路/槎南路口、南下新码头两个路口、路段目前已经完成改造,并收到了较好效果,通行效率明显提高,早晚交通高峰期拥堵情况大大缓解。

随后,一行人还回到交警支队,通过指挥中心的监控视频巡查城区道路交通状况,并听取智慧交通情况介绍。

在座谈过程时,中山公安交警负责人介绍了全市交通拥堵治理情况,部分代表就全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高志龙

东区街道三溪古屋文化商圈

建议将远洋城小区的道路移交市政管理,以引导往远洋城片区的车辆走长江路主路右转经小区道路进入,从而避免在博爱路与其他车流的交织,或者由住建局打通时代云来小区的断头路,以进入远洋城片区。

温县权

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分院

建议在联通公司对开路段增设进入长江路隧道的出入口,以避免中山路、孙文东路的交通拥堵。

张福辉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建议在道路规划方面提升交警部门的话语权,从源头上减少道路设计可能存在的缺陷,同时在交叉路口多建行人过街天桥,尽量减少人与车的矛盾,并尽量将公交专用车道在部分时段还路于民,减少车与车的矛盾。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员会专职主委路铭表示,导致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还有道路规划、建设前瞻性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大力配合,促进道路建、管、用的高度协调。

当天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还有林沛瑜、刘峥、刘晓霞、杨建林、王雨、张立新。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位代表的建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可行性,交警部门将尽快联合相关单位落实治理工作,确保全市道路安全畅通。

编辑:黄耀燃

责编:李英华 姜凯月

执行总编辑:刘小青

总编辑:朱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