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教师都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但也不要忽视外部奖励的意义。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最近,有不少“老师奖励学生”的新闻冲上热搜——人手一根2米多长的甘蔗、全班享受香喷喷的烤串炸鸡;天冷了,穿上秋裤就奖励棒棒糖;高考冲刺阶段里,送上奶茶鼓励孩子们努力奋斗……作为一线教师,你用过哪些奖励学生的好方法?效果如何?一起来看上期每周一问老师们的精彩回答!
把握学生特点,投其所好
@婵娟:给学生奖励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最大地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奖励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小红花等贴纸;高年级的学生表现好就发奖励券,用于兑换图书等奖品。
@冲冲冲:奖励学生要投其所好。爱读书的孩子莫过于奖励他一本好书、一本他喜欢的杂志。有些孩子给他奖励一颗奶糖,他就欢欣雀跃了。有的孩子,教师可以手写一封表扬信让他带给家长,这对他来说是无上的荣耀。当然,当孩子课堂表现突出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奖励孩子减少作业,甚至不用做笔头作业。此外,我还把孩子的良言善举写成故事和孩子、家长分享,这样的奖励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
@一切安好:“双减”政策下,放学回家后,孩子们基本上没有作业了。为了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让他们每天晚上将当天学过的新课讲给爸爸妈妈听,录好视频发给我,第2天再奖励他们一张奖券,可以用于兑换零食。零食对孩子的激励性较强,目前这个形式的效果不错。
使用“积分”形式,持续鞭策
@₯㎕: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每月选出20名榜样学生,进行红包墙抽奖活动,红包里塞有一二三等奖的奖品(以学习物品为主)或是老师赠送的奖励性语言文字等。此外,还有集印章换礼物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好人好事、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等各种方式获取老师的印章。期中、期末分两次进行奖品大兑换,兑换前先进行印章数量清算,印章最多的学生优先选择奖品,依此类推。
@然:设置班级的“语文每月之星”奖项,每个月月末举行总结表扬会,对于每个月因为学习认真、态度端正、举手积极、作业出色等方面获得星星最多的前5名同学,奖励他们一本课外读物。这样在奖励学生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成阅读的好习惯,收获知识。
针对不同情况,丰富奖励类别
@珍子:针对小学低段学生,我奖励学生的方法有3种。物质激励——小星星、笑脸贴画、作业本。针对课堂上表现好的、作业质量高的或做了好事的,根据情况进行各种物质小奖励。精神激励——各种荣誉称号。例如,识字量多的,冠以“识字小达人”的称号;劳动积极的,冠以“劳动小达人”称号等等。免作业激励——上课认真并积极发言,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免去他们部分基础性作业。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 曾睿:我设置了三种奖励方式。班级明星榜——进步之星、文明之星、纪律之星等九大明星,每周评选一次,票数最高的同学照片就会贴在明星榜上;积分“英雄榜”——每个月底可以兑换礼品和抽奖,例如小玩具、老师的画、超长期末评语、作业免做一次等;每周做好事的同学会在周五得到一次“好人好事”抽奖机会,奖品为玩具等小礼物。
@茉凹貓:奖励不能随意设置,一开始可以针对性采用食物、游戏等喜好刺激物进行奖励,之后慢慢弱化,转而挖掘学生内在的动力。我使用过最好的方法是将劳动参与变成一种强化奖励,这属于精神上的满足与奖励,劳动活动能让孩子体会到实践与合作的快乐。向孩子声明只有表现好才能参与劳动活动,如果拖拉、半途而废、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协作,则无法参与,以此激励强化学生。
奖励学生须注意这几点
小媒君提醒大家,为了更好地使用奖励,这几点老师们要注意:
向上滑动查看
⏬
1. 奖励是为了不奖励
对学生进行奖励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们完成良好行为的内化,最终不需要奖励。
很多时候,学生为了奖励才表现好或取得好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内在价值。
2. 使用奖励的最佳时期
孩子往往根据短期的可预见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培养学生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有必要在学生每次表现出好习惯时给予奖励。一旦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变每次奖励为间或奖励,以鼓励他们把好习惯保持下去。
3. 什么时候奖励不管用
行为主义有关强化与奖励的基本原理虽然起作用,但发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尤其限于不是特别有趣的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奖励会促使人们目光短浅,求快而不愿担风险。一个人如果感到某事是他要获得奖励所必须做的,那他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创造性。
因此,关键是奖励带给受奖励者的感受。如果让人感到他为了获得什么才去做什么,那么他就感受不到这件事本身的价值了。
任何任务,无论曾经使人感到多么愉快,一旦被当作手段而非目的后,就会被“贬值”。
有研究者让幼儿园的孩子必须玩一个游戏后,才能玩另一个他们喜欢的游戏。虽然孩子们原本对两个游戏都同样喜欢,但后来他们变得不喜欢那个被当作前提条件的游戏了。
对于创造性的工作,要淡化奖励的重要性,不能把奖励视为一种控制性措施。创造性工作只能被允许出现,而不能强迫产生。
4. 最经济的奖励方式
(1)休息时为大家选择游戏;
(2)跟自己的一个朋友多休息几分钟;
(3)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坐在老师旁边;
(4)教会全班同学自己最喜爱的游戏;
(5)教师给家长打报喜电话;
(6)做一天教师的小助手;
(7)读书或讲故事给大家听;
(8)在黑板上作画;
(9)选择这周的值日内容;
(10)跟教师或校长一起散步;
5. 适宜的奖励品
书店或体育用品店的礼券、电影票或体育比赛门票、图书、订阅杂志、计步器、体育用品(网球拍、棒球手套、足球、篮球等)。对于初中生,还可以选择跟朋友同桌、更多学分、听音乐、观看有趣电影、下课前5分钟自由讨论、减少作业量等方式。
来源于广东教育传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