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展览“心物交融,意象万千”——走进鸥洋老师意象画境登录广州双年展文化数字馆。
鸥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她探索“东方意象”油画语言,将中国文人画趣味与西方印象派光色及现代形式感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独具个人风格的当代油画东方之路。
鸥洋油画小品。
鸥洋首先提出“意象油画”的概念,其作品受到国内外关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均收藏有其作品。
据策展人刘育青介绍,“意象油画”的精妙之处在于将西方油画的技艺与中国文人画的写意性相结合,并且涵盖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传统哲学内涵。
此次展出的30多幅作品中除了包括鸥洋著名的“小虫看世界”系列作品外,还特地展出了以莲为主题、充满佛禅意蕴的一组彩墨画作。
鸥洋彩墨小品。
刘育青告诉小南,鸥洋在其以莲为主题的作品中,不仅仅局限于“在世如莲, 净心素雅, 不污不垢, 淡看浮华”等禅意的传统诠释,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进行构图和布局,将更多的佛禅意蕴融入布局当中。
此外,意象彩墨的色彩运用,打破时空色彩的限制,更加注重主题、意境、情感与形式美感的契合,追求其色彩优雅致悦目,或浪漫,或梦幻,把莲佛禅意蕴展示得更让人回味无穷。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鸥洋以蚂蚁、蜜蜂、蜻蜓、螳螂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生物为载体,表达自己内心的思绪,利用十分唯美的绘画技法,幻化出心中万千意象,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鸥洋彩墨小品。
鸥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步步探索,吸收印象派的油画色彩,融入中国水墨画的笔情墨趣,寻求语言风格的个性化、独创性,从而开拓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进程的油画东方之路。
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央美院教授孙美兰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鸥洋的油画在艺术观念、艺术语言两方面发生巨变,突破了本世纪百年油画的多种图式。
“鸥洋的画作,能够让读者游走于一个无时无刻不被生命色彩感染、装满诗与梦、善与美的独特世界,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刘育青说。
鸥洋彩墨小品。
展览:“心物交融,意象万千”——走进鸥洋老师意象画境
主办单位:广州双年展文化数字馆
策展人:刘育青
数字展厅入口↓
【记者】孙羽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