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大会战,为何要从北滘这两“围”开始?|以水兴城 顺德行动①

南方+ 记者

灯塔工厂里,产品即将下线送往全球;世界500强总部中,全球人才在此汇聚。从任何一个地方驱车出发,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到达珠江的某条支流,感受自然之美——这里是佛山顺德北滘,一个既有超3600亿元工业总产值,又有深厚岭南水乡特色的“中国最牛小镇”。

经常到顺德的人,一定对纵横在城市乡间的河涌印象深刻。珠江作为自然的肌理,其支流将顺德分成几个“大岛”,每个“大岛”环绕一圈堤围,围内是城市、乡村以及无数支涌,围外是主河道与滨河地带。北滘是其中典型,镇域由群力围、石龙围以及南顺第二联围的一部分覆盖,古称“百滘”,现有12条主干内河涌、62条支涌。

群力围、石龙围范围示意图。

一个地方经济水平高不高、生态环境美不美、群众生活好不好,都体现在堤围上。堤围本身虽不起眼,却是人类文化与自然造化的交会处,“两化”应有严格界限又紧密交融。对于顺德和北滘来说,当城市发展遇到瓶颈,问题必然体现在堤围上,必然穿过堤围进入大自然。

治城先治水,治水先治围。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水兴城”战略,治水大会战被列为“三大会战”的第一战,并提出了3个试点,北滘就占了两个:群力围、石龙围。如今,区、镇拟共同投资约21亿元的群力围、石龙围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铺开,“清岸行动”等重点工作已全面启动。

顺德治水大会战为什么从北滘这两“围”开始?这场大仗将给顺德、给北滘带来什么?

治城先治水,治水先治围

12月17日上午,三乐路西海大沙桥旁,北滘“清岸行动”持续展开,出动各部门约50人,拆除整理约3000平方米的涉水违法用地,加速推进群力围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先试点后推广,这是顺德治水大会战中“四先四后”的工作思路之一。因为在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看来,治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比村改还要大,必须先加快推进南顺联安围和群力围、石龙围的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设计、理念等,总结形成先进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区所有联围。

另一方面,选择“中国最牛小镇”北滘作为试点之一,也将是顺德“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以才兴城”战略最有力的突破口。

群力围、石龙围片区是北滘乃至顺德城市发展不平衡一面的典型。这里虽然有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的总部,有一批现代化的制造业园区,有传统岭南文化代表的碧江金楼,靠近广州、有广珠城轨的两个站点,但是这一片区的总体城市面貌却一直未有大的提升。

即便有“全国百强区”之首的背书,身处“中国最牛小镇”,即便历史地位和现有区位再好、区域内的单个企业再强,如果没有人才、资本等市场要素的进入,那么城市发展就只能纸上谈兵。但是如果生态环境不好,也没人愿意来。

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即将开通,北滘与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连接日趋紧密。作为顺德的门户,群力围、石龙围必须率先治理。作为不平衡发展的典型,群力围、石龙围在成功后也有望在全区乃至更大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

此外,北滘在近几年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中一马当先,连带整治清理了一大批涉水违法建筑,也锻炼出一支能打胜仗的“北滘铁军”。可以说,北滘治水有不错的经验和基础,是很有机会在全区率先成功的。

群力围片区有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的总部。戴嘉信摄

在北滘镇内,群力围、石龙围片区的发展也相对弱于其西边一河之隔的北滘主城区,站在堤围上观察就更加明显,房屋的高度、密度都有差距。群力围东边一河之隔的石龙围同样如此,尽管直接临广,城市面貌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摸清家底,治水也必将更加精准有效。群力围、石龙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水和围上。顺德区相关部门调研发现,在群力围、石龙围的总共64条河涌中,黑臭水体达到12条,包括城乡黑臭河涌数量2条、农村黑臭10条。

这些黑臭水体背后,是现状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管网系统不完善、雨污合流严重等问题的叠加。同时,群力围、石龙围还存在水动力不足、河涌断头、河道侵占等问题,河涌岸线景观也不足。

就在17日行动地点两公里之外,以深圳大族机器人为龙头打造的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期待着治水大会战的成效。“开窗见绿 出门登舟”的愿景,在北滘未来的现代产业园有望成真。

突破旧藩篱,塑造新示范

认识到问题很容易,解决起来却要克服重重难关。

与顺德其他地方一样,此前北滘一直在治水上用力。以群力围为例,北滘从2014年就引入微生物水生态修复技术。2018年至今,北滘共投入约2500多万元对群力围约25.44公里河涌进行清淤疏浚、拓宽河涌等水环境整治,投入约1700万元对灰口大涌等13条河涌约23.18公里进行水生态修复,还在河长制推进的同时逐步形成政府和村居共同承担主体责任的治理机制。

在顺德“以水兴城”战略的大背景下,群力围、石龙围也成为全区试点,北滘治水迎来新的机遇。今年11月9日,北滘举行“清岸行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声势浩大的清岸行动整治工作序幕。北滘还迅速成立了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治水联合工作组,并设立多个专业组具体负责综合治水的各项工作。“在‘清岸行动’中,党政领导身先士卒,镇工作组联合区治水攻坚队勇于啃‘硬骨头’。”北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滘持续推进“清岸行动”。张艳青摄

然而,快速突破旧的藩篱,也必然意味着快速遇到新的难题。以“清岸行动”为例,由于近年来北滘严控河道两旁违法建设行为,涉水违法行为得到大力整治,该镇新增涉水违法案件也已经基本绝迹。加上近期火速推进的“清岸行动”,啃下了多处历年治水的“硬骨头”,治水大会战逐渐进入“深水区”。剩余建筑多为权属、法律关系复杂,有的还是村民唯一住房,治理起来甚至比村级工业园改造还难。

此外,治水大会战涉及的协调工作也方方面面。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大的工作力度,以及更高层面的统筹和支撑。

攻克新难题,内在动力是关键。在“清岸行动”中,每一次都需要做好周密的前期部署工作,避免影响周边企业生产经营,获得市民群众的支持。“主要通过入户宣讲、线上宣传和主动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我们争取到了周边群众的支持,这也为我们后续工作的顺利铺开打下了良好基础。”北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积极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营造共治、共管、共建的社会共识,共创治水新成效。

在区有关部门统筹下,群力围、石龙围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重点推进。根据公示的《顺德区第二联围、群力围、石龙围水体综合整治工程(2021~2023)项目建议书——群力围、石龙围分册》,该片区的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将实现“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动力、水景观、水管理”六位一体,包括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与水动力构建、水景观提升、水智慧管控等多个子工程。

前方虽有艰难险阻,但征程已经出发。北滘如何在群力围、石龙围上率先突破,为全区乃至更大范围带来示范?期待北滘用时间来回答。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实习生】张艳青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