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清远|清远农行:主动融入清远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方+

截至10月末,农行清远分行(下称“清远农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7亿元,比年初净增40亿元,增量占比33.67%,排四大行第1。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该行服务地方经济的态度、温度和速度。

2020年12月31日,清远市委正式公布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作为对标对表省委“1+1+9”工作部署的清远“施工图”“项目表”,吹响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瞄准新蓝图,紧紧围绕清远市“十四五”规划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清远农行主动融入清远发展全局,提出抓住广清一体化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的重要机遇,落实好县域“7+1”重点领域发展战略,以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推动清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和办法举措,积极担当作为,压实工作责任,大抓执行、实干快干,确保各项工作全力快速推进。  

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一个“农”字,道出万千情怀与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对清远农行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清远农行的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清远农行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持续为清远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图为清远农行支持的英德红茶产业园。通讯员供图

清远农行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持续为清远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图为清远农行支持的英德红茶产业园。通讯员供图

新使命、新担当,清远农行展现新作为。倾斜资源配置、强化考核、扶持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向全市选派80名金融助理,为乡村振兴提供“融资+融智”……清远农行把更多资源力量优先投向农业农村,引流金融“活水”润“三农”沃野,为清远乡村增加“农行能量”。

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合作拓宽“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该行成立乡村振兴小组,制定《清远农行三年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实施方案》;优化考核方案;落实县域“7+1”重点领域发展战略,即聚焦县域PPP、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县域工业企业、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县域幸福产业等7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三农”覆盖面不断扩大。

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广东农行与清远市政府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人民币500亿元,助力清远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10月末,“三农”贷款余额177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5.2亿元,比年初增加7.1亿元。

清远农行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天农公司成长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讯员供图

清远农行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天农公司成长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讯员供图

清远农行向全市各级农业龙头、稳产保供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提供金融服务,以该行特有的农业龙头贷、产业园实施主体贷、农园微e贷、一村一品e贷,为全市发展县域经济、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截至10月末,该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38户、贷款余额6.38亿元;支持全市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覆盖园区内企业及个体经营者3200多户、贷款余额8.51亿元。

生态宜居,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截至10月末,清远农行为清远高标农田建设贷款余额3907万元、种业贷款余额378万元、农村集中供水贷款授信7亿元。今年,该行还投放8.8亿元贷款支持连州地下河、清新古龙峡等县域旅游景区建设;投放贷款1.53亿元支持英德中医院、清新人医等医疗项目建设。近三年,清远农行累计投放特色小镇与民宿产业贷款340多户、3.2亿元。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与重要支柱,也是普惠金融“主阵地”。2021年,清远农行持续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并在辖属市区及县域共设立10个分中心,持续提升辖内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化担保方式;设置更为灵活的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例如,对纳入产业园区单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的实施主体,可提供广东省内(不含深圳)房地产作为抵押品,异地押品准入由农行自行审批;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期限由原来的3—5年,调整最长8年;期限一年以上贷款的还款方式由原来的分期还本付息,调整为可按月(季、半年、年)结息、到期还本。

为了扩大服务渠道,该行还通过“金融+科技”模式,打造了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丰富信贷产品体系,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幅提高了其贷款可得性。

清远农行丰富多样的信贷产品有微易贷、税银通、工资贷、微捷贷、纳税e贷、抵押e贷等,其中微捷贷、纳税e贷是纯线上产品,以小微企业及企业主的金融资产、房贷、纳税等数据为依据,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为客户提供可循环使用、纯信用方式的小微企业网络融资产品,企业办理贷款、还贷、续贷纯线上操作,快捷、方便。

截至2021年10月末,清远农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57笔、投放金额7.14亿元,及时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贵”问题,清远农行加强贷款科学定价管理,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等各项服务价格监管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各项涉企收费规定和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各项减免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小微企业贷款发放过程中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在2019年至2020年清远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中,清远农行消保评估等级连续两年为A+;2021年,清远农行联合市人民银行、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在连州瑶安瑶族乡打造“清远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示范基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此外,积极支持清远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清远农行组建跨层级、多部门协同的综合服务团队,及时跟进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密切关注交通、水务、能源、公共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以及新基建重点项目,可通过“平行作业”方式加快审批;密切跟进重大项目的审批与后续投放,关注存量贷款的到期续贷。

清远市首笔“技改型”小水电贷款、全省首笔生物质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今年以来,清远农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上不断突破,截至10月底,全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14.08亿元,比年初增加3.31亿元。

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成熟正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能。该行明确重点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6大类产业的信贷投放,对绿色贷款项目实现优先投放;并坚决执行环境和社会风险“一票否决制”。

同时,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金融机构服务普惠和长尾客户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工具和科技支撑。清远农行致力数字化转型,为“三农”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开展数字化服务方面,清远农行组织“万人进千村”活动,对全市1200多个村居开展“农户信息建档+综合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农户信息建档授信惠及883条行政村、2.96万户村民,授信总额38亿元,用信金额5.5亿元。

在优化渠道建设方面,目前清远农行共开设县域乡镇网点31个,数量排四大行第一;设立“惠农通”金融服务点254个,丰富了农村金融支付体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普惠基础金融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取款、社保待遇发放、代理农业保险赔付、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办ETC等服务。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与行业资源枢纽,金融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贯彻安全发展理念的重点领域。清远农行始终坚守风险防控“生命线”,全力守住风险合规底线,推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清远农行从严格信贷准入、加强日常监管、抓好质量管控和坚持合规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为金融风险筑起安全网。该行加强涉房领域、传统低端行业、高风险领域的管控,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发展领域;充分运用信贷风险预警监控系统、智能风控系统,定期对辖内贷款常规风险信号进行监测预警和处置。同时,严格执行审慎的风险分类与拨备政策,做实资产风险分类、足额计提风险拨备,严控各种分类不准、拨备不实问题;继续狠抓问题客户风险化解与不良资产处置,确保全年资产质量管控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截至10月底,清远农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7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增速15%;不良贷款余额1.19亿元,比年初下降2256万元;不良率0.39%,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

数读

●“五个第一”:广东农行第一家提出驻镇帮镇扶村金融服务方案、第一家签署驻镇帮镇扶村风险补偿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第一家开立风险补偿基金专户、第一家开立专项财政补助资金专户的二级分行、第一家实现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专户全市全覆盖的二级分行。

●普惠金融:在行政村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254个,派驻80名专职驻镇金融助理;组织“万人进千村”活动,对全市1200多个村居开展“农户信息建档+综合金融服务”。

●资金投入:广东农行与清远市政府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人民币500亿元,助力清远乡村振兴。

●10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7亿元,比年初净增40亿元,增量占比33.67%,排四大行第1。其中,“三农”贷款余额177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7.8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有贷客户2304多户、余额9922万元,贷款余额排名全省农行系统内第一。

●实体经济:截至2021年10月末,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57笔、投放金额7.14亿元。

●整村授信:截至10月末,农户信息建档授信惠及883条村、近3万户农民,授信总额38亿元。

●数字农村:在连樟样板区内共设立“惠农通”金融服务点5个,前9个月累计交易额超45万元,平均月交易笔数超100笔、金额超6万元;为连江中学投入首期资金8万元上线“智慧饭堂”和“智慧校园e学通”缴费平台,600多名学生足不出户即可线上缴交学费、书杂费、餐费等费用。

●减费让利:2021年上半年,累计减免小微企业对公支付服务收费60多万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33%,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

●防范风险:截至10月底,不良贷款余额1.19亿元,比年初下降2256万元;不良率0.39%,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

基层实践

“补贴”换“贷款” 绿色信贷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8月20日,人民银行清远中支指导清远农行对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发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305万元,标志着广东省生物质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首笔正式落地见效。

这也是清远农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的有益探索。

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南方电网集团下属公司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清远市阳山县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清远农行为支持绿色能源项目,自2018年起向该项目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该项目的一号与二号机组已陆续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8月投产,目前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由于财政对于该企业的电力补贴缺口金额累计已有8300万元,时间长达24个月,加之生物质发电企业需长期采购生物质燃料,后续流动资金投入较高,已经对企业持续经营与盈利的目标产生较大压力。

在固定资产、收费权均已被抵(质)押贷款的情况下,如何让银行机构在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之外,找到一条加大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这是银企双方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对此,清远农行主动作为,联合当地人民银行,有效贯彻国家政策,创新以“补贴确权”换“贷款”的新模式。

对于如何确权并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问题,清远农行依照市场化、法治化以及企业可持续经营原则,以阳山南电公司已确权应收未收的财政补贴资金作为质押,通过央行“中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登记确权,向该企业正式发放广东省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305万元,快速有效解决了企业在生物质燃料采购方面的流动运营资金需求,以实际行动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广东省生物质发电行业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的正式落地,充分贯彻了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关于要求金融机构而创新信贷产品的要求,让银行机构在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之外,找到一条加大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撰写】黄剑琴 江勇军

编辑 梁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