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权威科普
病例介绍
该病例是一名1岁4个月大的女孩。患者曾出现3次右侧肢体抖动,每次抖动过后,都会伴有右侧肢体乏力,需要1-2小时才能恢复正常。经过多次就医,未能明确诊断,并且患者渐渐出现了右侧肢体活动减少,扶走时,右下肢出现拖沓现象。患者颅脑CT显示:左侧额叶双轨状钙化;MRI检查显示:左侧额中央区萎缩。经诊断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中的一种:脑-面血管瘤病(Sturge-Weber,简写SWS。)
Sturge-Weber综合征
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皮肤综合征,发生率为1:50000。Sturge-Weber综合征不是遗传性的,它是由染色体9q21上的GNAQ基因中的体细胞突变引起的。颜面皮肤毛细血管瘤,位于三叉神经的第1支和/或第2支分布的区域(面颊口角以上的皮肤区域),常为单侧性,约10%为双侧性。SWS综合征主要病变为脑软膜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畸形,填充于蛛网膜下腔,静脉内皮细胞增生,脑膜增厚。脑膜血管瘤位于蛛网膜扩张的静脉组成,常累及大脑的枕叶和颞叶。以眼部、皮肤、脑血管瘤为主要的表现。眼部受血管瘤侵犯可表现为“蕃茄酱”眼底,视网膜水肿等;也可表现为青光眼,多数青光眼在婴儿期发生,但到儿童及青少年才发展。神经系统病变约90%病人有癫痫发作,多表现为血管痣对侧肢体局限性抽搐,约30-50%病例有血管痣对侧中枢性偏瘫。也可有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行为改变 和智能低下。
诊断
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由特征性葡萄酒痣所提示。MRI与对比度用于检查脑软膜血管瘤,但血管瘤可能尚未在非常幼小的儿童中出现。影像学改变是诊断SWS的重要依据,头颅CT、头颅MRI是常用而有效的辅助检查,与脑回一致的双轨状钙化是Sturge-Weber最具特殊性的影像学改变,其他改变还包括片状、点状不规则钙化,局部或同侧脑萎缩,局部颅骨板增厚,异常血管流空影,脑回状强化,脉络从增大、强化等。脑电图(EEG)检查在部分病人可显示两侧波幅不对称,病侧α波减少或消失,弥散的慢波活动,可见痫样波。
治疗
对于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尚无根治措施,主要治疗集中于控制症状,防止疾病进展及并发症。主要是抗惊厥药物和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使用。若癫痫难治或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如有血管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讨论
临床上新生儿前额面部或上眼睑部伴有葡萄酒色样胎痣高度怀疑SWS,SWS分3型,I型颜面部和软脑膜均有血管瘤;II型有颜面部血管瘤,没有颅内病变;III型仅有软脑膜血管瘤,无颜面部血管瘤。SWS III型患者罕见。SWS综合征一般并不危及生命,但其进展性疾病,存在大脑功能持续性恶化。对癫痫、视力、瘫痪、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结束
患者治疗
本例患儿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右侧肢体抖动,伴有大运动发育迟缓,结合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完整的视频脑电图检查,神经发育评估,和眼科检查,经过癫痫中心多学科讨论,及时确诊为SWS III型。该患儿因无颜面部血管痣表现,故起病初期非常容易漏诊。目前开始了正规抗癫痫治疗,患儿未再出现癫痫发作,期待她在癫痫中心专业的保驾护航下平安成长。
专家介绍
专
家
介
绍
张勇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
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及南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颅神经疾病医师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首批认证神经外科专科医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主委
广东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擅长复杂的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复杂的脑动脉瘤夹闭、颅底巨大复杂的肿瘤切除、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切除、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听神经瘤及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岩斜及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颅颈交界区畸形矫正、高颈段脊髓肿瘤切除、脊柱退行性病变及内固定术等。
专
家
介
绍
金洋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7年,2012年开始从事癫痫诊疗工作,在癫痫的诊治、癫痫综合征的分类和诊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