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巧夺天工 历史悠久的潮州工艺令人惊艳

潮州发布
+订阅

潮州工艺是潮州文化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潮州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其陈设艺术陶瓷,金漆木雕,潮绣、抽纱,麦秆画,嵌瓷,泥塑,手拉朱泥壶,以及金银饰品、花灯剪纸、潮州鼓乐、竹编制品等40多个传统工艺门类,形成独特的民间工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记。

溯 源

潮州工艺美术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唐代及明清时期是潮州工艺美术的重要发展时期,近代之后潮州工艺美术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工艺美术成为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的地理从根本上决定了潮州地区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民风民俗,再到政治、经济、文化领域。

潮州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隅,广东省的最东端,与福建毗邻。韩江是潮州的母亲河,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也是潮汕最大的河流。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水上交通成为潮州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韩江流域的民风民俗、商业、手工业相互影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文化上看,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这一时期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推动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汉文化的传播。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

从移民上看,在地狭人稠的潮汕平原,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州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讨海为生,外出到海外谋生,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从以上历史可知,潮州以其独特的地理及人文历史,加上人多地少,生活空间狭迫,许多潮州人转向手工业生产,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汇,以手工业、商业为主体的开放型经济区域。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潮州人精细的社会生活的文化心态,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精打细算,极善经营,从而使潮州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精细特色。这为潮州手工业,也即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 俗

在民风民俗上,由于潮州民间信仰丰富,多神崇拜,民俗有“多神多保佑”之说,围绕祭祀开展的民俗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如年节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诸神崇拜习俗以及礼仪习俗等民俗。工艺美术品是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时年八节和游神赛会,是艺人大显身手的时候。如元宵佳节闹灯、清明扫墓的彩扎品、端阳的赛龙舟、中元的祭鬼神、中秋节的“拜月”、重阳的放风筝等,这些节日活动促进了剪纸、彩扎、刺绣、“做粿”、泥塑、木偶、竹篾、南金、香烛等民间工艺的需求。这些民俗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通过自身特有的内容与形式使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得以充分表现。而民间工艺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的。

屋宇建筑、民风民俗是近代潮州工艺美术发展的动力。近代以来,侨乡潮州在华侨资本的推动下,“显富”“攀比”“斗艺”之风将潮州工艺美术推至高峰。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竞相追求作品的精美雅致,其技艺受到社会大众的公认。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促进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使潮州工艺美术成为潮州文化的重要部分。潮州工艺美术品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潮州民俗文化也为工艺美术品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种 类

在我们研究潮州工艺美术技艺的时候,离不开绘画、雕刻、捏塑等技法。前辈学者对很多技法的概念做了整理,如纹饰线条,凸者为雕,凹者为刻,以针状工具刻者为划;剔花,以竹针划线分割面的形态(轮廓),并把多余的部分剔除,这种方法称刻划花装饰,也称剔彩装饰,它能体现点、线、面丰富的层次。对工艺的精细程度,分为重工、精工。重工即工作量繁复,工作难度不高,反之则为轻工;精工即工作难度高,相当规范,一丝不苟。在作品题材上,体现其文化内涵的称为“雅”。近代以来,走向成熟的潮州工艺美术行业,在大众中留下精雅的印象。

潮州工艺美术的种类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即艺术陶瓷(瓷塑、彩绘、朱泥壶)、刺绣(潮绣、抽纱、服饰)、木雕(金漆木雕、描金漆画),以及其他工艺(泥塑、嵌瓷、花灯、麦秆贴画、剪纸、金银铜锡等)。潮州独特的地理、气候和人文历史,决定了潮州的工艺美术,无论哪一门类,均具有地方特色。近代以来,潮州工艺美术在品种、材料、技法等方面受国内外的影响颇深,尤其是闽南及广府地区。在此基础上,与本土文化进行了融汇、贯通、升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面貌。

特 色

潮州工艺技法的变化发展,与潮州地处沿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有关,加之,市场需求促进国内外技艺的交流融合,在历代艺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之下,使潮州工艺美术行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如潮州木雕与福建永春、梅县木雕相融汇,形成精微透雕、结构考究、装饰华丽、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并以多层镂空的构图著称,著名木雕艺术家张鉴轩总结出潮州木雕形态“杂杂、匀匀、通通”的工艺特征;潮州石雕的构图、纹饰特征与潮州木雕相类似;潮绣受广绣、苏绣影响,以立体垫高、钉金绣、二针企鳞、乌面阔嘴等技艺特色体现自己的风格;抽纱是受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刺绣图案和抽通技艺的影响,融合本地传统刺绣而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技艺;瓷塑在德化、江西瓷塑的影响下,融汇大吴泥塑的贴塑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潮州手拉朱泥壶借鉴宜兴手拍壶的传统造型,形成更适合泡制工夫茶的佳器;在彩绘瓷上,近代采用国内外材料,创烧枫溪大窑彩(蓝彩与五彩)、青花红绿彩,当代则以堆金技艺装饰于釉上彩,同时发展釉下彩、釉中彩工艺,丰富了潮彩的品种;麦秆贴画在中原传统平面工艺的基础上,创新立体粘贴造型;剪纸在使用剪刀制作的基础上,创新錾刻成型工艺……

潮州工艺美术的能工巧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收其他地区的工艺技法,潜移默化,融会贯通,逐步形成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协调性、整体性的工艺特色和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我们可以从造型、题材、图案布局、色彩等方面窥见潮州工艺美术品的工艺特色。

在造型上,玲珑剔透、镂通纤绣,垫高立体是潮州工艺美术的一大特色。以“浮”见长的潮绣、金银饰浮雕、堆金瓷、粉塑(漆线雕)等垫高工艺技法,以“通”见长的木雕、石雕、通花瓷、核雕等镂通技艺,形成精细纤秀瑰丽的工艺特色。

在题材上,题材广泛,以古典人物、龙凤、鱼虾蟹、良禽走兽、花果及博古等为主。能工巧匠们将传统题材与本土生活中的素材相结合,再进行艺术加工,提炼成具有实用性的图案。这些图案,遵循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

在图案布局上,装饰性是潮州工艺美术品图案构成的基本要求。在实用的基础上,技师们借鉴传统中国画的长卷表现形式进行构图,运用于木雕、潮绣、金漆画、花瓶通景彩绘中。

在色彩上,潮州的木雕、刺绣、嵌瓷、香包、金漆画、彩绘瓷等产品,在色彩运用上强调对比强烈,如红与绿、黑与白,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运用金银色对色彩起到调和作用,增强色彩的协调,达到艳而不俗、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此外,对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依附于建筑装饰的木雕、石雕、金漆画、嵌瓷、潮绣、金属工艺等工艺品,必须与整体建筑物相协调;作为戏剧服装的潮绣,又必然与整个戏台场面相和谐。饱满、均齐、鲜明、生动就是设计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有更强烈、鲜明的形象和感染力,如嵌装屋顶的嵌瓷,形态各异的独角香包,牌楼下的木雕狮……适用二字使艺人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大胆去夸张、概括、变化,使所表现的物象产生鲜明的个性,形象生动,富有地方特色。

这些工艺特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犹如人体上天生的深色斑的胎记,“潮州工·精雅艺”这种工艺特色深深地烙在人们的脑海里。

李炳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