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妥善处理好拖欠工资的问题,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前段时间,福田区福保街道辖区一工地突然停止建设施工,导致工地工人被迫停工。得知此情况,辖区平安志愿者立马通知民警、街道办工作人员,并安抚工人们情绪。
经了解,因建设方资金紧张,导致拖欠总包方、劳务方工程款,200多名工人共计1132万元工资未支付。工人代表与劳务方、施工总包方、建设方多次沟通无果后,发生劳资纠纷。
此事件涉及人数多、金额大、影响广,福保街道办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将此事件录入“光明模式”群众诉求服务系统作为重点事件。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员,邀请派出所、劳保所等职能部门参与化解这次纠纷。
经前后5次召开协调会,各方最终选择互谅互让,就纠纷解决方案达成一致,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工人工资,当事人各方在福田区福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调解协议》。目前,第一笔款项314.2万元已经支付给工人。
本案得以解决一方面是因为福保街道“1+6+77”群众诉求服务三级平台的建设,在化解纠纷矛盾时让更多的职能部门能够更迅速地进行了解并参与进来,
另一方面在于化解纠纷过程中,做到讲法、讲理、讲情,“法、理、情”三者相结合灵活运用,同时,调解员使用“背靠背”的调解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事人对于付款期限意见相差较大、调解经常性的陷入僵局时非常有效,通过单独对一方当事人进行劝解,晓以利弊,帮助一方当事人冷静下来理性分析事实,回归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期限,最终达成一致,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撰文】叶淑萍
【通讯员】邓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