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赵子文
徐叔今年60多岁,勤勤恳恳一辈子,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奇怪的是慢慢出现咳嗽、咳痰,还有活动后气促,走100米左右就喘气。后来越来越厉害,动一动就会喘,晚上睡觉也躺不平,终于煎熬不住,到当地医院看病。
拍了胸片显示左边肺基本白完了,考虑可能是肺炎引起来的,给了抗感染治疗,但徐叔症状没有好转,就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
▲ 徐叔入院当天的床边胸片
老年男性,一边肺白了,是胸腔里面长满水了?是误吞了什么东西堵住支气管了?还是肺里面长了东西把支气管堵住了?
但徐叔入院的时候,有发热、气促,血氧饱和度只有88-90%(正常95%以上),情况比较紧急,做胸部ct的风险很高。呼吸科团队马上做了床边的胸水B超,显示左侧胸腔积液深度约61mm。这个深度的胸水足够对徐叔的心肺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所以马上做了胸腔穿刺,第一次穿刺慢慢抽出500ml黄色浑浊液体。
徐叔气促症状有改善,血氧饱和度可以升到92-94%,但是离不开氧气,一离开氧气血氧又掉到80%左右,病情还是比较严重。徐叔气促反复,反复给他抽胸水,结果发现胸水也不算特别多。
看看胸水结果:胸水细胞数3616x10*6/L,多个核细胞60%,单个核细胞40%。胸水CEA癌胚抗原6.110ng/ml、ADA腺苷脱氨酶70.0U/L。肿瘤标记物:CEA癌胚抗原6.200ng/ml,Cyfra21_1非小细胞肺癌抗原-2115.640 ng/ml,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9.500ng/ml。
徐叔的胸水细胞数很高,胸水ADA(一般用来评估是否结核性胸腔积液)也高,胸水CEA不高,难道有结核?但血清肿瘤标记物也偏高,还是不能完全排除肿瘤。
徐叔的气促没有进一步改善,胸水也抽不出太多。现在徐叔诊断不明确,病情还是比较严重。赵子文主任团队在与徐叔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做好一切转运医疗安全保障,争分夺秒地送徐叔到CT室做了胸部CT检查。结果发现徐叔原本左边的支气管被堵死了,左边肺基本不张。
为了明确左肺病变情况,赵子文主任医师、谭锦文副主任医师马上给徐叔做了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看到左主支气管远端见大量灰白色坏死物堵塞,左上下叶支气管黏膜肿胀肥厚糜烂,散在披覆灰白坏死物,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其内较多浆液样分泌物。
最终肺组织病理结果出来: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从徐叔入院到诊断明确,在病情紧急情况下,赵子文主任医师团队通过精准安全的诊疗方法,用了不到1周时间,为徐叔明确了诊断,最终让徐叔接受专科诊治。
淋巴瘤(简称HL),又称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目前与工业化环境、心理压力、病毒感染、其他疾病治疗引起的免疫抑制(如器官移植)、输血等因素相关。
绝大多数HL患者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最需要警惕的是不痛不痒的肿大淋巴结。
赵子文主任解释道,“一些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可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紫绀等,所以来呼吸科就诊的部分气促人群当中不少最终诊断淋巴瘤的。”
淋巴瘤的其它常见表现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和乏力等。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多疾病也有相同的表现,所以临床上很容易被漏诊。
淋巴瘤为恶性胸腔积液第三位病因,约占10%。淋巴瘤合并胸腔积液的发生率约为20—30%,而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及主要表现的淋巴瘤少见,所以往往不足够引起重视。
赵子文说道,“胸水的免疫化学检查,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检查及PCR等检查被用于疾病的诊断。导致胸水常见的原因有炎症、肺结核、肿瘤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而一些少见的如淋巴瘤。而对于淋巴瘤的诊断往往需要组织活检,胸膜活检及胸腔镜检查能为诊断提供帮助。”
(文中部分网络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编辑:宣传科 蔡嘉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