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柚农⑯|梅江绿保家庭农场主叶健诚:研究生当起农场主,科学种植“柚”一套

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叶健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起了农场主,开始了梅州柚种植之旅。

如今,29岁的他,已经接手绿保家庭农场5个年头。尽管时间不长,但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及父辈的积累,叶健诚的农场硕果累累,产出的品质金柚更是供不应求。

不计成本,一年投入50万元;坚持绿色种植,将科学发展理念融会贯通……作为农业高材生,叶健诚用匠心种出好柚,用好品质赢得好口碑,打造更有活力的金柚品牌。

绿保家庭农场主叶健诚。  受访者供图

绿保家庭农场主叶健诚。  受访者供图

做抉择

研究生毕业毅然回乡种柚

“今年的金柚产量有10万斤,上市不到一个月,已经卖了七八成了。”叶健诚高兴地说。

位于梅江区城北镇玉西村的绿保家庭农场,700多棵柚子树整齐划一,随风摇曳着,它们已经圆满完成了今年的使命。

叶健诚向记者展示刚开采时的照片,只见仓库内金柚堆积如山,一颗颗柚果硕大饱满。“今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之后产量会越来越多。”他的语速不紧不慢,言语间透露着信心,这源于他对柚子的情怀,也出于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上世纪80年代,基层供销社转制,叶健诚家里的长辈承包了当地的供销社,成立了农资公司,经营农药和化肥。父辈的经验,无形中影响着叶健诚人生的选择。

出生于“金柚之乡”的叶健诚,绿色和金色构成了他童年的主色调。他直言,自己是在柚子树下长大的,“从出生开始便接触柚子”。

孩童时光,叶健诚家周围,目光可及皆是绿油油的柚林以及悬挂在树上散发着金色光芒的果实。剥开柚子皮,叶健诚品尝到了童年的甜味。“我对柚子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这也在他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

学生时代,在家庭和个人兴趣的指引下,叶健诚选择了农业类专业。

“家里人希望我毕业后回来接手农资公司。”叶健诚说,2015年家里成立了绿保家庭农场,并租下了位于玉西村油房坑的450亩山地荒田。

然而,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大学时,因为种种原因,他没能读上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份遗憾使他坚定了考研的信念,最终成功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叶健诚的认知中,农业的道路,必须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用专业知识夯实根基。

2017年,研究生毕业的叶健诚回到梅州,回到了农场的土地上,也回到了柚树底下。

如今,叶健诚因地制宜建设适度规模的水果种植基地,目前已开发金柚种植基地180亩,另有50亩山地,计划引进优质金柚果苗种植;同时,还发展三华李、百香果等优质水果种植110余亩。农场内,相关路网、供配电等基础设施完善,还有办公室、农户培训室、农资仓库等,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

寻秘诀

绿色种植科技赋能种出好柚

“糖度达到13.7,还有增长空间。”金柚种植期间,叶健诚随时检测并关注其生长态势。

在他看来,影响柚子种植的因素中,产地始终排在第一位,“水果的生长,对自然环境是极其挑剔的,土壤光照是首要条件。”选择在玉西村建立农场,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而整个村子丘陵缓坡地颇多,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红壤土为主,非常适宜发展金柚树栽培生长。其次是树苗的选择。家里人与农资打交道的经历,让叶健诚可以更好地挑选出优质的树苗。

树苗先天因素至关重要,而后天的种植管理,同样必不可少。

回想起刚踏上农场的时光,叶健诚形容是“在泥地上一步一脚印”。

下乡是他做的第一件事。“以学习者的心态,跟农户交流,学习、揣摩如何种植柚子。”叶健诚说,学以致用,将学校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运用在实际上。

叶健诚仍记得面对砂皮病时的情形。他早前便了解到,这种病是梅州种植户的噩梦之一。接手农场时,叶健诚马不停蹄地请教学校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也从农户身上了解相关信息。经过几年的时间,他战胜了砂皮病:“开春的时候,使用高效的农药,再通过水肥管理,可以达到防治砂皮病的效果。”

不断钻研终有回报。“现在,我的农场里基本是干净的,极少出现病虫害。”叶健诚说。

谈到种植柚子的秘诀,叶健诚用8个字概括——绿色先行、科学发展。

“我会选择具备绿色农业生产资料证的农药产品。”叶健诚说,自己学过生物农药相关课程,明白低毒高效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也更能分辨哪些产品具有价值。

叶健诚还表示,自己的农场严格执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树口碑

精细化管理打造金柚品牌

“我先预订几箱。”“还有库存吗?”……一到金柚开采季,叶健诚的手机便响个不停。

他告诉记者,只要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个预告,新老客户便马上找上门,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而且价格相对比较贵,但客户认可,从不讲价”。

叶健诚介绍,今年10万斤的产量中,1/10属于精品果,“我们是分箱装和袋装,精品柚用箱装,一箱100元,大概20斤左右;普通柚用袋装,50斤一袋,3元/斤。”

得到认可的秘诀是什么?叶健诚的答案是品质。他深谙品质赢得好口碑的道理,坚信只要品质过硬,市场自然会带来好的回馈。“好的东西自然能卖上好价钱。”叶健诚说。

如何保证品质?在叶健诚看来,自家的农场占有绝佳的天时地利,剩下的是依靠人和。具体而言,是“不计成本的投入”。

人工、滴灌系统等果园硬件设施、农药化肥……叶健诚一年要投入50万元左右,“估计是其他农场的2—3倍”。

高投入的结果是立竿见影的。“首先是在柚子的外观上,会比普通的柚子好看;其次是口感上,品尝过的顾客都是零差评。”正向的反馈让叶健诚找到了种植柚子的价值。

除了种植方面的经营,叶健诚的心里还藏着更大的野心。

每当漫步在农场中,他常常在思索,“90后”能给农业带来什么?他不想局限于传统的耕种,而是想创造出“更有活力、更能为年轻人接受的品牌”。

未来的发展蓝图他早已在心中绘就:打造成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现代农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如今人们很少有机会到农庄里面体验乡村生活。”叶健诚切身感受过这种变化,也更加憧憬农业与现代生活相融,“虽然现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还无法对外开放,但以后还是会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

如今,叶健诚时常带着孩子到种植基地,或讲述各种水果的前世今生,或感受着花草泥土的气息,正如他儿时一般。

原标题:

梅江绿保家庭农场主叶健诚:

科技赋能匠心独运 研究生种柚有一套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见习记者】陈泽铭

编辑 邱珂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