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三新”联合教研
观摩“三碰”学习之法
2021年12月2日上午,广东省执信中学霍东强老师带队的语文科组与顺德一中语文科组、姜勇军区名师工作室老师们就“‘三新’下如何开展单篇与群文阅读教学”诸多项目开展深度交流研讨。
在录播室里,广东省执信中学语文科组的老师们观摩了顺德一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姜勇军区名师工作室项目主持人向志国老师的展示课“核心素养下的三碰学习——《过秦论》”课例,随后双方在多功能室开展了跨区校际语文科组深度项目教学教研座谈会。
激情洋溢的“向氏课堂”课堂
本次跨区校际研讨活动会由姜勇军科长主持,姜科长首先表达了对执信中学语文科组各位同仁的热烈欢迎。接着由向志国老师对本次展示课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还原交流,跨校老师进行了教后深度对话交流,达成新课标新教材如何理性务实处理的共识。执信中学的霍老师赞叹道,向志国老师这堂课契合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在“三碰”活动之中充分动起来,立足于个体与文本充分对话之“小碰”,生成于小组交流之“中碰”,收获于班级“大碰”,让阅读真正发生,阅读情境创设真实有效,并盛赞向志国老师强大的课堂驾驭能力。
接着向志国老师把他的“核心素养下的‘三碰’教学法”教学理念做了全面深入的专题介绍,印证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等待——改变——养成!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赞许。
跨校交流活动结束后,双方均表达了继续深度交流的美好愿景,两校语文科组老师们都觉得以后要多开展跨区域校际“三新”项目教研,在教研交流活动正中体味到教研的意趣,彰显语文人的学术情操,深度课改永不停步!
向志国的老师“核心素养下的‘三碰’教学法”本学期已经多次对外展示,都得到听课老师们的一致高度赞同。
贵州台江民族中学跟岗教师田文仕主任
在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骨干教师到我校跟岗学习期间,跟岗教师田文仕主任表示,顺德一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既新且活,不仅有成熟的教学体系,还有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在准确把握新教材的价值导向、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上,顺德一中语文科组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做法。向志国老师的“核心素养下的‘三碰’教学法”,让人眼前一亮,课堂学生表现着实让人惊喜,表现出了生机勃勃的语文学习力!
而在不久前的佛山市教研室莅临顺德一中视导活动中,向志国老师也展示了用“核心素养下的‘三碰’教学法”教《大战中插曲》课例,受到佛山市教研员林志祥的好评:“向老师的课堂,是激情式课堂,感染学生,技惊四座,是有情感有温度的教学,能让学生爱语文、爱老师、爱生活。”
顺德区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谢植宣老师评价:“向老师的课从规范入手分析。规,是一种法则、标准;范,是范式、示范。向老师教学有法则,有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处处体现这一点,这是向氏语文的特点。他给学生提供是一种学习的法则;也有劝勉,鼓舞,在核心素养下的‘三碰’教学法实践真正做到是发现学生,鼓舞学生,成就学生的课堂。”
附:
“核心素养下的‘三碰’教学法”
一、“三碰”概念:一小碰是指读者与作品碰撞,二中碰是指小组交流碰撞,三大碰是指班上交流碰撞。
二、依据
1、考试提分需要;
2、素养能力需要;
3、真实课堂:不设具体目标,自然生成;
4、全员学习:充分调动培养学生;
5、充分解放教师;
6、充分相信学生;
7、充分相信效果,第一,即便没有获得在班上交流的机会,但是已经经过自己阅读和小组交流,也有一定认知和消化;第二,首先被展示的,能够被展示的,往往是最重要的要掌握的内容。没有被展示的内容,不意味就不重要就要放弃,探究是没有止境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平时教师的课文分析也如此。不然,怎么会有不同的新解呢?
8、常态化、操作简单实效、花时少、跟着课文时学时新、不会厌烦、经常有成就感。
三、意义
①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②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③培养对语言的敏感能力;
④培养探讨和质疑的能力;
⑤培养合作能力;
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⑦全面培养每一个人,彰显教育公平性。
四、操作
(一)、三碰过程
一小碰:做到把笔拿起来,把书画起来,发现最美处,标出迷人处,记下疑惑处。
二中碰:站起来,圈起来,端起来,说起来。
三大碰:抢(发言)起来,记(录重点)起来。
(二)、小组构成
1、以小组为单位;2、小组长是领头羊。
(三)、时间
1、规范阅读10分钟(要求快速,争取读完两遍,适应未来高考大量文字阅读新情况)
2、小组探讨交流10分钟(给足时间,充分讨论,让思维触角伸得更深更广更细)
3、班上交流20分钟(给足时间,充分展示,共同提高,充分激荡思维,产生强烈共振效应)
(四)、管理细节
1、管理好小组长;2、确立中心发言人(轮流做)。
(五)、公平激励
给平时成绩加分。
每次抢先第一个发言的,组内每人加2分。说得精彩的,每次每人加2分,名额不受限制,只要有新意,有深意,都是精彩的标准。外组补充有道理的,该组内每人加分。组内不按要求落实的,全组每人2扣分。
(六)、教师指导
1、如何阅读
关注文体特点
关注美的体现
关注局部与整体
关注前后与照应
重要的话说三遍
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七)、学会等待,给足时间
(八)、教师吃透教材,灵活主持,做出准确评价,强调注意事项,给出未来发展方向。
审核:唐 杰
袁永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