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腹直肌
人类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并能降肋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功能。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
01
产后腹直肌分离
在妊娠期间,随着孕妇腹部不断增大,可能导致其腹部肌肉被过度拉伸,使双侧腹直肌从腹白线处分开,即腹直肌分离。
正常情况下,产后腹壁情况会逐步恢复,腹直肌会向中线靠拢,产后6-8 周,恢复到两指或者两指以内。但是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双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分娩等情况时,产后6-8 周腹直肌仍然不能恢复到两指或者两指以内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
评估方法:
腹直肌分离<3指宽为轻度,3-4指宽为中度,>4指宽为重度
02
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
一、手术治疗:
出现腹疝可选择手术:腹壁修补、腹壁形成术。
二、非手术治疗包括:
1. 腹式呼吸与自主运动治疗(仰卧抬腿、跪姿收腹、靠墙站立等)
2. 电刺激治疗+手法治疗
3. 固定(束缚带)
三、腹直肌分离三不做!
①不做腹直肌屈曲动作:仰卧起坐
②不做面部朝下,腹部发力动作:平板支撑
③不做双腿游离的开链动作
03
电刺激治疗+手法治疗
目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电刺激治疗。我们使用手法治疗+电刺激治疗是使腹部肌肉兴奋性提高,唤醒受损肌肉的本体感觉,使肌肉被动收缩,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目的。
束缚带固定:
1. 固定腹部脏器,避免无力的腹直肌过度活动牵拉以及内脏过度移位;
2. 可以适当增加腹部力量,机械性增加躯干力量,但不能激活快慢肌自主收缩;
3. 松紧以腹部放松时进出一个手指为宜,过紧会加重盆底肌损伤以及脏器脱垂。
腹部塑形的案例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案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产科
我院于2013年12月成为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联盟”单位;2014年被广州市花都区卫健局评为“花都区围产医学重点专科”;2018年1月成立广州市花都区产儿科联盟;2018年6月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南方母胎医学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2018年9月成为“南方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020年9月成立产后康复中心。
我院产科分设有田美产科门诊、母婴俱乐部、产前区、产科重症监护病房、产房、爱婴一区、爱婴二区、生殖计生科,并在2020年9月成立了产后康复中心。现有床位114张,工作人员136人,医生30人(主任医师1 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13人);康复理疗师6人;护理人员共9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22人,护师31人,护士36人,其中助产士41 名);其他工作人员9人。
同时,我院产科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在管理和临床工作中,产科管理制度和服务的核心理念是:秉承“以母婴安全为中心”的宗旨,以“团结务实,精准高效”的管理理念,在保证科室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