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期所副总经理曹子海:推动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

289财经热点
+订阅

12月14日上午,主题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第29期珠江金融论坛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举办。论坛上,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曹子海发表了题为《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服务绿色发展》的主旨演讲。

曹子海在论坛上表示,广期所各项筹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根据证监会批复的两年品种计划,计划研发16个品种,涉及四大板块。

第一类是服务绿色发展相关品种,如碳排放权、电力、工业硅、锂、稀土、铂、钯等。

第二类是大宗商品指数类期货品种。

第三类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大宗商品品种,如高粱、咖啡等。

第四类是国际市场互挂类品种,通过与境外交易所产品互挂,推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曹子海表示,以上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国家发展大局,发展潜力巨大。

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碳市场、碳排放权期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论坛上,曹子海就碳期货市场建设、服务绿色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曹子海认为,碳期货市场有助于提升碳定价效率、管理企业减排风险。

他表示,碳市场有效解决减排问题的关键在于形成准确有效的碳价。碳期货市场利用其交易成本低、连续性好、透明度高等优势,吸引愿意承担风险的参与者进入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从而形成更加有效、信息更充分的碳价格信号。实体企业利用价格信号制定技术改造或者减排计划,低排放企业获得减排收益,高排放企业增加成本。“从国际经验看,碳期货市场提供了90%的碳市场流动性。”

在他看来,碳排放权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将气候风险以及能源转型、经济转型的风险通过交易,从较保守的市场参与者转移到更偏好风险的金融机构等参与者手中。这与期货市场转移风险的功能相吻合,实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锁定碳成本、金融机构承担风险。

曹子海表示,碳排放权期货有助于提升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力。“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年上线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初步覆盖范围达到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期货上市,中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衍生品市场。”因此,要把握时机积极稳妥推进我国碳期货市场建设,为融入国际碳市场发展做好积极准备,形成“中国价格”“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提升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同时也更好体现我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曹子海称,下一步,广期所将继续广泛调研,与实体企业、现货市场积极联系,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推动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更好服务“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黎华联


编辑 吕虹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