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增城区正果镇正果老街景区的夜景摇身变为潮流打卡点,而印刻着正果前世今生的光影灰雕墙,更为游客们增加了立体化、层次化的夜游体验。
灰雕是一份情怀,以灰雕点缀老街,老街滋焕灰雕,可谓是相得益彰。
那么,什么是灰雕呢?
灰雕又叫“灰批”,是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作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以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如山水、雀鸟、花草人物画画等,主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或其它建筑工艺上,尤以祠堂、寺庙和大型建筑用得最多,以明清两代最为兴盛。
根据古籍记载,增城灰雕在南宋就已出现,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正果寺已使用灰雕工艺——灰塑龙船脊,至今有800多年历史。灰雕作品多处于露天,但因其材质的特殊性,常常能经风吹雨打而百年不变,灰雕不仅寓意着富贵吉祥、和谐平安,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先带大家来观赏一下,增城灰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大作,位于正果的大型灰雕作品《千年古镇,人间正果》。
灰雕,人们总是绕不开对它的视觉赞叹“装饰精美”“富丽堂皇”,今天让我们“走近”灰雕,白墙灰瓦上百年不败的艺术花朵。
用双手为白墙灰瓦注入灵动色彩
2015年,灰雕被列入增城区非遗代表性项目。
据增城灰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范毅强介绍。灰雕制作过程颇为复杂。每道工序都细致考究。
光是材料准备就颇为考究,首先将石灰用水泡成灰浆,将干稻草剪碎成段,然后将稻草段用石灰浆一层层浸泡,制成“草筋灰”,然后加上水泥、沙用作灰雕的底部用料。
其次得制作“纸筋灰”,将草根灰浸泡20天左右。打磨成浆后加入糯米粉、红糖等材料,混合便成“纸筋灰”,用作灰雕的表层材料,如果需着色,就在“纸筋灰”中加入矿物颜料。
灰雕的材料制作好以后,必须在墙壁上进行施工,匠人需根据图案的造型需要在墙上用钢钉、铜线作筋线做坯,再用草筋灰一层一层指引,最后用纸筋灰做成灰雕图案的表层,经过细致的批修,栩栩如生的浮雕便呈现眼前。
而增城灰雕则改进了传统技术,加入白水泥,大大缩短了风干时间,一般24小时后即干。
灰雕制作需精雕细刻,极具考验耐心,难度较大。为了增加传承的乐趣,范毅强也紧跟潮流,增加灰雕的形状的创意,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图案更现代、色彩更鲜艳。
传承——灰雕艺术的“重生”
关于灰雕传承,最大困难是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灰雕技艺,但灰雕的传承还是有一些向好的趋势,现在许多学校会号召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
增城灰雕作为极具岭南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被引入了中小学的课堂,范毅强也经常受邀去到派潭周边的学校向学生们宣讲。
同时,他希望多些年轻血液为灰雕发展注入力量,用传统工艺创造新价值、新活力。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诗敏/文 孙毅强/摄 潘宇琦/视频 黄耀枢/海报设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